1943年生於黑龍江。1998年退休。
2002年從哈爾濱遷居北京,現為自由攝影師。
榮獲第十七屆全國攝影藝術展金奬、第三屆中國攝影金像奬、中國攝影傢協會“德藝雙馨”優秀會員、第四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金奬。
主要展覽:
火車上的中國人,丹麥,2000年
火車上的中國人——第 一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中國,2001年
《火車上的中國人》在45次北京—福州首開中國攝影專列展齣,2001年
黑土地——第二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中國,2002年
火車上的中國人,俄羅斯,2002年
中國人的故事——第三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中國,2003年
中國人本,中國、德國,2003年
中法文化年“平遙在巴黎”展覽,法國,2004年
東北人傢——第四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榮獲大展金奬,中國,2004年
北京紫禁城國際攝影大展,中國,2004年
火車與中國人——個人作品展,中國,2005年
第一屆桂林國際攝影節,中國,2005年
大東北——第五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中國,2005年
中國蒸汽火車——第六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中國,2005年
生活嚮前進,中國,2006年
東北人——山東濟南當代國際攝影雙年展,榮獲最高學院大奬,中國,2006年
中國人影像30年——平遙攝影節10周年,中國,2010年
《火車上的中國人(英文版)》講述瞭火車和我們中國人的關係很密切。火車是臨時的大傢庭,是流動的小社會,它濃縮瞭人生百態:身穿各種流行時裝的青年男女乃至小狗小貓堂而皇之地在臥鋪上占有一席之地,風靡全國、充斥東西南北中的麻將牌打個不停,92歲的老方丈戴著潔白的手套為小姑娘號脈,母親小心翼翼地嗬護剛剛齣生的嬰兒,身心俱疲為生存而奔波的打工族,對對愛侶旁若無人地嬉鬧調情……
入秋后,北京景山顶上,人们架起长枪短炮,拍罢夕阳西下,又转向东方看圆月升起。全民摄影时代,国内纪实摄影反而陷入了瓶颈期。在摄影家王福春看来,三四十年前那个刚松口气、睁开眼的中国社会是纪实摄影的好时代,成全了一系列直指人心的作品。 就像这本抚摸国民生活变迁细致...
評分有人把中国压缩在词汇里,有人在村庄速写中国的形状。有人把中国绑在一条高速公路旁,也有人把中国装在车厢上。轰隆隆的火车,定员的车厢,抢上抢下,人来人往。火车吆喝一声,乘客一拥而上。昂首踏步,安之若素;热火朝天,应接不暇。千姿百态的不仅是上车方式,还有人生。 平...
評分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中国人而言,绿皮火车毫无疑问是他们旅行经验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火车隐喻着远方和朝向未知的可能,中国广袤的国土面积与庞大的人口数量制造了世界上最为壮观的铁路生活场景。 长久以来,我都有这样一种观念——如果年轻人想迅速了解中国真实的国情...
評分9/50 掩卷细思,试图去回忆第一次坐火车的确切时日,却发现,只是徒劳。 日子虽忘了,但记忆的碎片却鲜活如初,掺杂着嘈杂的轰鸣声、笑闹声,弥漫着方便面的香,和柑橘的鲜。 记得第一次从中铺狭窄的空间中,失神地望着窗外旷野;记得把瓜子壳堆放在铁盆里,正准备倒向乘务员...
評分虽然我也玩摄影,但王福春老师这样的照片,我,拍不出来。对被摄者的干扰太重,我提不起这样的勇气;比起绿皮火车的年代,如今人们面对镜头的自我保护意识更浓,对被入侵的防范意识更重,我无意去踩那一片雷区。 我不想去评判王老师的做法是否妥当,至少我看到这样的家伙,不管...
print一般般…
评分當年的誠懇和對攝影的尊重
评分那幾次坐瞭一夜火車的經曆,都讓我印象深刻。
评分真·美
评分真·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