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富有才华的年轻人,在甘生命最后十年中写下的大量读书笔记。苦难,已不能用来形容他最后的人生路程,但这些用血泪凝成的思想结晶却使他短暂的人生成为一个悲壮的故事。
如果没有那些写在发黄的、陈旧的纸张上的文字,如果那些文字没有那份激动人心的力量,那么,死去已三四十年的张中晓也许就不会在今天被重提。然而,他终于没有被忘记。这不是因为他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二十多岁就写下了不少
永远有梦——读张中晓《无梦楼随笔》 当张中晓先生的这些札记终于在某个谁也不知道的地点、谁也记不得的时间,零落散尽,枯黄萎缩时,这片土地的另一端,有位年轻的诗人写下: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
评分注:旧文重发,此文发表时间:2003年8月27日20:27。 张中晓(1930—1966)中国当代学者。1996年出版《无梦楼随笔》,上海远东出版社。 简单的一行字,这几乎就是他的全部。他除了思想和文字之外,是一无所有的。 在那个指鹿为马的年代,他是无力抵抗的。这是思想者的悲哀,他们...
评分果没有那些写在发黄的、陈旧的纸张上的文字,如果那些文字没有那份激动人心的力量,那么,死去已三四十年的张中晓也许就不会在今天被重提。然而,他终于没有被忘记。这不是因为他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二十多岁就写下了不少有影响的文章而显示出他的才华,也不是因为他在一九五...
评分准确地说,这本书是张中晓的遗稿, 他在当时的苦难中,极度贫困和肺病中, 所写下的一系列札记。 他就如帕斯卡尔说的,是一支会思想的芦苇。 人的肉体很容易为外力所摧毁, 人的尊严在于人的思想。 晚上偶尔在书店找到这本书,毫不犹豫买了一本, 以前大学时在图书馆看过,...
Every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 for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
评分在一个被规定集体做梦的年代,选择了无梦。长歌之叹胜于哀哭。
评分有人把张中晓比作尼采,不是没有道理的。
评分就像是筆記中寫的,瞭解一個人就像讀一本書,而讀這本書就像是隔層紗看到他的靈魂……摘抄筆記或者批判的判斷是個人當下思想的簡潔卻明晰的反應,一個人所被觸動的必將能映射到其心中的某些地方。這些筆記更使他的人生成為一個悲壯的故事……
评分抄录部分几乎被划满了=v= 5.8的价格,谁都要一本的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