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自述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冯友兰 自传 自述 学人 回忆 人物传记
发表于2025-04-17
冯友兰自述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顾颉刚从看戏中得来了《古史辨》的基本思想。而我看戏得到了????,大概只有“盼到灯昏玳筵收,宫壶滴尽莲花漏。”这一类。
评分记叙文
评分中庸之道的身体力行者
评分几小时翻完,摘述前重后轻,总体还不错。
评分依旧是前面比后面好看……
我生在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祖父的家里。祖父名玉文,字圣征,有三个儿子,我的父亲行二,名台异,学树侯。伯父名云异,字鹤亭。父亲后来成了清光绪戊戌科进士,伯父、叔父都是秀才。在祖父教育下,我们这一家就成为当地的书香之家,进入了“耕读传家”的行列。
古之作者,于其主要著作完成之后,每别作一篇,述先世,叙经历,发凡例,明指意,附于书尾,如《史记》之《太史公自序》,《汉书》之《叙传》,《论衡》之《自纪》,皆其例也。其意盖欲使后之读其书者,知其人,论其世,更易知其书短长之所在,得失之所由。传统体例,有足多者。
本书所及之时代,起自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迄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中国历史急剧发展之时代,其波澜之壮阔,变化之奇诡,为前史所未有。书于其间,忆往思,述旧闻,怀古人,望来者。都凡四部分:曰“社会”,志环境也;曰“哲学”,明专业也;曰“大学”,论教育也;曰“展望”,申信心也。长短不同,旧日小说家所谓“有话即长,无话即短”也。揆之旧例,名曰“自序”。非一书之序,乃余以前著作之总序也。世之知人论世、知我罪我者,以观览焉。
“三松堂”者,北京大学燕南园之一眷属宿舍也,余家寓此凡三十年矣。十年动乱殆将逐出,幸而得免。庭中有三松,抚而盘桓,较渊明犹多其二焉。余女宗璞,随寓此舍,尝名之曰“风庐”,谓余曰:已名之为风庐矣,何不即题此书为风庐自序?余以为昔人所谓某堂某庐者,皆所以寄意耳,或以松,或以风,各寄所寄可也。宗璞然之。
书中所记,有历历在目、宛如昨日者,而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余亦届耄耋,耳目丧其聪明,为书几不成字。除四、五、六章外,皆余所口述,原清华大学哲学系涂生又光笔受之,于书之完成,其功宏矣,书此志谢。
大一时不知哲学为何物,选读了冯老先生的《新原人》、《新理学》等书,阅读越困惑,哲学就是这样子的吗?后来听了一些西方哲学史的课程,才对哲学这门学科有了一点了解。现在想来将冯先生的书作为一种哲学来读,似乎是不太合适的。没有太过仔细的读冯先生这本《自序》,困难、...
评分章节安排颇有《左传》气味。以“修辞立其诚”与“有话则长”而判篇幅主题之侧重,也颇有意味。在“社会·民国时期”“哲学·三、四十年代””大学·八、九、十章“部分,学术自信、自得之心令人读之怡然,述及贞元六书部分,更有傲慢之态,迥异建国后章节气息。常有学者莽撞定...
评分 评分说到中国哲学史,不得不提的是冯友兰老先生。虽然对于他的人品及处事世间褒贬不一,然而在那个被迫放开闭关锁国政策,西方思想开始冲击中国社会的过渡阶段,他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三松堂自序》自1984年由三联书店出版后再版多次,作为他本人亲述的自序...
评分做人做事有三个境界,自然而得为上,刻意图之为中,迫于形势为下。 冯友兰先生做学问,由中而上,由上转下; 先生做人,本想自然而得取其上,于是并无苛求,自然失之于中,实际往往迫于形势,碍于情面,最终取乎其下。 说做学问。 二三十年代...
冯友兰自述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