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 (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学名张秀环,后改名张廼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等。生于黑龙江呼兰河畔,魂归香港浅水湾边。在不到32年的生命里,萧红留下了近70万字的创作,包括受到鲁迅激赏的成名作《生死场》与晚期的杰作《呼兰河传》,被夏志清称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萧红的生活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除了身逢国难, 颠沛流离,萧红一生的感情经历,看似浪漫其实艰难。临终前,她在纸上写下这样的句子:“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萧红与萧军的恩怨在文坛流传已久,而许广平在回忆录里对于她的描述,使我对她最初的印象不佳,这个女人,就像一块牛皮糖,粘上一个略对她示好的男性就拿不掉了。了解了她的生平与作品以后,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环绕在她周围的那些民国文人,我对她的感觉有所转变,这使...
评分萧红,原名张乃莹,1911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其父张廷举,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曾出任过小学校长等多种职务,是呼兰教育界的重要人物。其母姜玉兰1918年病故,其父续弦梁亚兰,对于萧红兄妹三人感情冷淡。萧红于是寄养在祖父张维祯家中。但是,由于受...
评分昨晚看完了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我花了三个早晨和两个晚上看完整篇短短一百页的文字。看得断断续续,给我整体的感觉是文字是“散”的,人物没有特别突出的性格。我先两三句大致说一下剧情:本篇写于1934年,当时萧红23岁,她之前只给报社寄过几个短篇,这篇是她的第一篇中...
评分呼兰河传不错,她写给她弟弟的信不错,剩下关于萧军的不怎么样,好矫情,这应该是很多人喜欢萧红的原因,可是不和我的胃口。 去哈尔滨的时候特意去看了萧红故居,那八旗建筑因为萧红的原因至今保留在一片开发区里。 整个院子以呼兰河传的布局布置,惊喜的是没收费。门卫看我的...
评分按:国庆1、2、3日值班,哪里也没去玩,刚好把萧红的两本代表作读完了。为什么现在才读萧红?我一度确实是文学青年,就是高一那年,还当了学校的文学社长,文学兴趣是从读三毛、鲁迅、李敖、柏杨、路遥开始的,但由于个人兴趣,我的阅读很快偏向了历史思想类,对感发类的文...
童年启蒙读物 至今那个小团圆媳妇的形象我还记得
评分一点清新,不可忽视清新背后老辣的讽刺与灵魂深处的悲哀,孤独的萧红面对的是宿命般轮回着永无打破必然律的历史与庸常的浑浑噩噩地生与死的可怜人们,一切悲剧都无从把握,而是为历史必然所强加,这才是真正绝望的悲剧。另,火烧云那段,打小学时在课本上就很喜欢,像童年的自己在乡下姥姥家每天黄昏必痴迷于密密的大杨树林里的晚霞夕照一般。
评分生死場五星,書信可愛,出於私心也給五星,棄兒真是看得人揪心⋯關於魯迅的寫得感人至極,詩歌很普通,太寫實。超級喜愛讀她的散文,文字跟珍珠一樣剔透。
评分非常好的作品,喜欢
评分啧啧啧,文学洛神....... 抖一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