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含四篇文章。第一篇也就是最长的曾在《欧罗巴》杂志上发表。作者已把它增订过。其余三篇也是属于同一题材的,不过从另外几个观点研究。歌德的问题是那么浩大,而且,在他死后百年,依旧那么动荡(因为这个人的生命箭的特征是一经射出之后它永不停止,永远追逐着那逃避它的目标)——作者觉得对于这几篇独立的研究保持它们那活动的弹性比较符合真理,这是作者唯一可以把它们接近那伟大模型的不可企及的可塑性的希望。
罗曼·罗兰不时髦了,而且是无声无息地就过气了。《约翰·克里斯多夫》变成了那类人人书架上都有,然而很少翻阅的大部头。那么多新的绚丽的名字盖住了他。一部迟迟问世的《莫斯科日志》仅仅是回光返照。其实,当初他大红大紫的时候,就应该预料到有被冷落的一天,真正的...
评分罗曼·罗兰不时髦了,而且是无声无息地就过气了。《约翰·克里斯多夫》变成了那类人人书架上都有,然而很少翻阅的大部头。那么多新的绚丽的名字盖住了他。一部迟迟问世的《莫斯科日志》仅仅是回光返照。其实,当初他大红大紫的时候,就应该预料到有被冷落的一天,真正的...
评分大概罗曼罗兰对于他心中这两位分量极重的人,当初相遇却未擦出火花,感到颇为奇怪,所以研究了下。 对于研究两位人物是挺好的资料
评分罗曼·罗兰不时髦了,而且是无声无息地就过气了。《约翰·克里斯多夫》变成了那类人人书架上都有,然而很少翻阅的大部头。那么多新的绚丽的名字盖住了他。一部迟迟问世的《莫斯科日志》仅仅是回光返照。其实,当初他大红大紫的时候,就应该预料到有被冷落的一天,真正的...
评分大概罗曼罗兰对于他心中这两位分量极重的人,当初相遇却未擦出火花,感到颇为奇怪,所以研究了下。 对于研究两位人物是挺好的资料
终于痛苦的把这本书读完了,本来是很喜欢的题材。可也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编辑的问题,读起来特别不顺畅。
评分补标
评分没读完。根据歌德与贝多芬及其有关人员之间的信件,回溯推测两人当时的关系与相互看法。思路因为附注过多而显得凌乱,语句不知是否因翻译问题显得不通顺进一步给理解带来障碍。
评分有没有写歌德与勋伯格的书呢
评分他是歌德,他所握住的,他必定握得很紧,他绝不放过丝毫的模糊和偶然。这和平主义是伪装着的。他和阿波罗相仿佛的只是那放逐的神,那孤独的神,那与蛟龙格斗,却太骄傲了不肯喊出他的挣扎和危险的神,那独自作战,独自一天天修造他那向光明攀登的神的面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