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1911.6.2―1942.1.22),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
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离家出走,几经颠沛。1932年与萧军同居,两人结识不少进步文人,参加过宣传反满抗日活动。
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萤声文坛。
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l940年与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2年,历尽坎坷之后在香港病故,时年31岁。
后花园,ISBN:9787540210861,作者:萧红著;李雪选编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萧红的书透出一股浓重的悲哀,读来是很让人压抑的,但同时,你要承认她的文笔的感染力之强,文艺性之高,有强烈的自我风格,小团圆媳妇之死的描写简直到了让人不忍直视的地步
评分很多篇文章都写的很深奥 很多意像因为自己不够了解那个她经历的时代 所以不甚明白 乌兰河转是她写得最具温和美好的文章了
评分张爱玲一转身,全是华丽的苍凉。萧红冰冷的手牵着你,你能一下一下体会到她心里的暖。
评分小的时候家里有一本萧红文集,看来看去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 她坐在烧着炉子的房间里 旁边堆满柴火 厨房的罐子里装满肉酱 这便是天大的安心与幸福了。。。 ps 萧红与我是非常近的老乡了。。
评分读的时候有些囫囵吞枣的感觉,因为好多地方都不忍细看。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忙着生,忙着死,贫穷就像烙印一样深深刻在书中每一个人的身上。原来说起女作家总会出现萧红和冰心,读完之后就觉得冰心那些小酸文怎么配和萧红相提并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