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隐(1898-1934),女小说家。原名黄淑仪,福建省福州人。1916年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开始小说创作,并参加文学研究会。作品多以青年人的爱情婚姻为题材,以女知识青年为主人公,或写她们对爱情的追求,或写不幸的婚姻给她们带来的痛苦,或写她们在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感情冲突下的悲观苦闷、觉醒与追求。
长篇小说《海滨故人》是庐稳的代表作。作品写露沙等五位女青年,天真浪漫,用幻想编织着未来的自由王国。露沙小时未曾得到父母的爱,在教会学堂遭遇歧视,追求爱情又失败,难得有几位同窗挚友,也不能长相聚,所以深感世界的的寂寞与与人生的不幸,因之情绪也甚为感伤、悲观。整篇小说好似用多愁善感的女子和无数泪珠串成的,有着巨大的感染力。
庐隐这类小说,往往含自叙传的性质,又喜用书信、日记来直接露人物情怀,具有抒情小说的形态特征。这些弥漫着感伤情绪的小说,比较真切地反映了“五四”后寻找出路的知识分子思想状况,也打着“五四”退潮中思想变迁的烙印。
关于庐隐,我不得不为她说句公道话,她与冰心是同个时代的作家,却是那个时代埋没的一粒珍珠,原因是什么呢?她的不合世俗,她的文章用辛辣的语言直戳封建世俗的要害,她用笔杆子作武器为女性呐喊,不论是新时代的女性,还是旧时代的女性,都成为她纸上的人物。她一方...
评分卢隐认为“为了人生不免要死,盛会不免要散,好花不免要残,圆月不免要缺,这些无计奈何的自然现象的缺陷,于是我便以悲哀空虚,估价了人间。”卢隐苦难的人生经历使她服膺叔本华的悲观人生哲学,所以她无作则已,有所作必皆凄苦悲凉之音,“欲求的那种高度激烈性本身就直接是...
评分那个时代女性的彷徨,其实未尝不是这个时代下女性对未来对生命的迷茫呢。。。。。。小说中说的,要是没有读过书,就什么都不用想,安安分分相夫教子。其实我们现在,走了这么多地方,读了这么多书,见了这么多人和事。最后还是要回到自己平凡甚至平庸的生活轨迹上。本以为自己...
评分 评分郁达夫和庐隐兩人的作品整體給我感覺:灰暗,迷茫,無奈 他們均以自己的人生背景為體裁,側重生活和心境進行描寫,進行大膽的自我暴露。 唯一讓我覺得有點閱讀價值的地方就是他們的作品反映了當時五四時期青年內心的掙扎,他們有了新思想,郁達夫希望祖國強大;盧隱是展示女性...
多对多关系
评分五个女子成长史。以露沙为首,通过书信等形式,分别写了五个女子在家庭、爱情、学业上的遭遇。露沙身上有一种哲学气息,对世事多抱悲观,应该是受到当时传入中国的哲学家尼采、叔本华的影响。但故事线索不清晰,内容较杂乱,语句造作,堆砌。作品传达的时代女性的挣扎非常明显,有妥协,有固执,结局相对来说比较开放,留待读者思量了。相对于冰心当时的创作,庐隐的思想层次显得更高,她并非一直鼓吹某一种救世哲学,而是在展现和突破,以露沙的口吻向世界寻求和解。露沙最终何去?天高云阔,愿得善终。
评分女性文学
评分果然⋯⋯这个调调不适合我这种糙汉子读。但还是要说,在艺术上是不成熟的,时过境迁,大概只有史料价值而无文学价值。╮(╯▽╰)╭想起现代文学老师说不读作品,可这样的作品????
评分女子果然还是比男子忧郁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