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保罗·吉约姆·纪德(法语:André Paul Guillaume Gide ,1869年11月22日-1951年2月19日),法国作家,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纪德的早期文学带有象征主义色彩,直到两次世界大战的战间期,逐渐发展成反帝国主义思想。
纪德擅长虚构和自传书写,在文字间展露他的人格中,因拘谨保守的教育和狭隘的社会道德主义分裂而成的两面:冲突和至终和谐。他的作品描绘了严谨道德约束下的自由和赋权,可以感受到他为追求知性而诚朴的持续努力。他自我探索般的文字,反映了他关于如何成为完全的自己的思索,笔意所及包括在不背叛个人价值的同时,拥抱个人的性别本质。纪德的政治活动受当时社会风潮影响;他并在1936年远行至苏联后,表明抛弃共产主义。
对11月22日出生的人而言,生命最大的意义就是追求自由与解放。 纪德,生于1869年11月22日。他始终保持自由的灵魂,不为任何权利服务。这大概也是导致他的书无论在哪个制度的社会都曾被列入禁书的原因。他只忠于自己,当下的自己。 他游历了非洲,目睹法国对殖民地资源的盘剥,...
评分 评分纪德在这里代表了知识分子的良心,做到了公正地为人类进步而战斗。一向不说谎的罗曼罗兰却自毁名声。 今天看来,书中所写的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缺点已是众所皆知,孰对孰错都很明了,只是当时指出真相却要承担巨大风险与压力。甚至在今天,这本小书中文版的前言后记里,也不...
评分纪德的嘴是不会说谎。因为对苏联的深沉的爱,他勇于揭露苏联社会中的黑暗。从纪德的书中,看不出他对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失望,更多是对于革命的得利者(篡夺了革命领导权的官僚)的一种谴责,从纪德的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苏联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一幅怎样的景象。纪德所...
评分安德烈·纪德著《访苏联归来》(朱静、黄蓓译,花城出版社,1999)。作者原是一位非常向往苏联的进步学人,这是他应邀访问苏联后,凭着良心、勇气和独立思考写下的一本书。苏联人竭力向纪德展示的大家的“自由幸福”,原本“是以牺牲个人的幸福为代价的”,“在苏联,任何事情...
说实话:“说实话,真的很难。”但纪德做到了!
评分罗曼·罗兰选择缄默,纪德说出了令人难堪的真实
评分答客难。
评分“斯大林怕的只是纯洁的人,那些瘦子。”倘能如纪德一般恣肆地活着,用真理与自由将“附和主义”远远地挡在心灵之外,为未来的读者而写作,该是一件多么酷的事情!
评分奇怪的译文激起了对原文的好奇心,虽然对死基佬全无好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