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书简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美学 席勒 哲学 艺术 德国 艺术理论 教育 文艺理论
发表于2025-04-04
审美教育书简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很难懂,能感觉到里面有一些翻译可能不够准确,比如Spieltrieb翻译为“游戏冲动”等等。在席勒的描述体系里,对美的定位是自洽的。但是很多时候会让我有疑惑,席勒所说的“美”是从自然状态到达理性的桥梁,这中间起作用的到底能不能完全等同于“美”,我并没有想清楚。或许还需重读。能够从个体出发完成社会政治自由的目标的“美”,怎么看怎么都跟儒家的“礼”有点像。
评分配合着康德美学的席勒的文艺论,里面有维科《新科学》的影子,只有你游戏的时候,你才是人;游戏泛指美,刘小枫老师《诗化哲学》还是给人以智慧的
评分这样的翻译实在令人钦佩,稍微有点难以理解便以注解的形式再解释一遍,每一封信开头都有对本篇内容的介绍,这样仔细工作的精神值得学习……席勒的美学完全可以作为康德判断力批判的简写版,如果先读审美教育书简,理解判断力批判就容易了,而黑格尔的美学则是席勒的系统升华加证据版!
评分美学经典书籍之一
评分不知道丹麥的奧古斯騰堡公爵有沒有耐心看完這二十七封神神叨叨的信。國家之任務在於教化育人,從感性上升至理性需經由審美遊戲,換言之,人之發展有三階段:物質狀態、審美狀態和道德狀態。美是假象。溶解性的美與振奮性的美類康德之優美與壯美。本書論述溶解性的美。附文《論崇高》即論振奮性的美。
本书是作者的一部经典名著。作者鉴于他所处的时代“上层腐朽,下层粗野”的状况,认为当时的人是不完整的分裂的人。这种分裂的人身上存在着两种冲动和理性冲动。前者的对象是生活,它占有、享受,被官能所控制,是被动的,处于这种状态的人是自然人;后者的对象是形象,它要的是秩序和法则,受思想和意志的支配,是主动的,处于这种状态是理性人。但二者各有强制性,不能直接结合,故要是二者结合,人从自然人走向理性人,中间必须要有一座桥梁,这便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能使人恢复健康、赋予人美的心灵、充当人性的教师,它尤其能唤起人身上的第三种冲动――游戏冲动。这种冲动是自由的同义语,它使得感性与理性、物质与形式等对立都结合起来,从而克服人的分裂状态。
《审美教育书简》读完跟席勒奋战到底,几千字的摘录回归到一张图表,实在头晕,也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 一边是:感性,物质,多样性,主观,个体,状态,变化,实在,受动…… 一边是:理性,精神,一体性,客观,类属,人格,不变,形式,自由…… 把两边对立且连结的就是美,...
评分席勒作为18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诗人、剧作家,与同时代的思想家类似,不满于当时社会腐化堕落的状况,又看到法国大革命所带来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美育思想,试图以美育造就个人身心和谐与理性提升,最后实现社会改良。《审美教育书简》是他写给奥古斯滕堡公爵的...
评分席勒作为18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诗人、剧作家,与同时代的思想家类似,不满于当时社会腐化堕落的状况,又看到法国大革命所带来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美育思想,试图以美育造就个人身心和谐与理性提升,最后实现社会改良。《审美教育书简》是他写给奥古斯滕堡公爵的...
评分序P2:唯有通过游戏性的审美,才能改变人的异化状态,弥合人性(感性与形式冲动)的分裂,达致人性的完美。 主张通过艺术和审美活动把人从工具理性中解放出来。 第四封信: P8 理性的法则通过不受诱惑的意识而铭记在人心中,自然的法则通过不可泯灭的情感而铭记在人心中。道德...
评分审美教育书简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