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周刊1925年10月11日在上海创办。1926年起由邹韬奋任主编,发行量达到15万份,是极有影响的刊物。当年,邹韬奋在发刊词中说:“本刊的态度是好像每星期乘读者在星期日上午的闲暇,代邀几位好友聚拢来谈谈,没有拘束,避免呆板,力求轻松生动简练雅洁而饶有趣味。”
1995年,时逢邹韬奋先生诞辰100周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继承《生活》的传统,于1月14日恢复出版了《三联生活周刊》。三联书店总编辑董秀玉在这一期的“编辑手记”中说:“今天,我们处于世纪之交的大时代中,这是我们的幸运。如何从老百姓最最平凡的生活故事中,折照出这个时代,反映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新课题,提供人们崭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资讯,当是我们最需努力的关键。”
十年里,《三联生活周刊》坚持做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忠实记录者,以敏锐姿态反馈新时代、新观念、新潮流,以鲜明个性评论新热点、新人类、新生活,承诺以最快、最丰富、最好看的标准梳理一周新闻。
这本书,是由《三联生活周刊》曾经和现在的参与者们提供的回忆文字,还有一些珍贵的创刊史料。希望这本编辑部故事能让“大家在谈笑风生的空气中欣欣然愉快一番”。
这一段时间,有一个叫“邹韬奋”的人走进了我的生活,不可抗拒的走了进来。我莫名其妙之余只能视其为一场缘分,从好奇步入研究。 建国以后,当局给于邹韬奋的哀荣令人惊讶,甚至他的公子也受其余荫任职副总理。作为最成功的红色出版家,中共中央对他的赏识大概除了他的竭力...
评分周刊出试刊号的时候,我还在上小学,是个带着副小眼镜木木愣愣的小姑娘,表面上乖乖巧巧文文静静的我,心里面的想法那可是一点儿也不少,对于外部世界的好奇永远是属于少年的专利。我找到了家里所有能读的书来读,一部分并不完整的文学作品,一大捆从爸爸单位图书室拉回来的旧...
评分这本书我是在去衡山的路上带的一本书,应该说倒是一本很不错的读物,可能因为时旅行的关系,但是读起来有点困难,不过了解了很多这本周刊背后的故事。也让我对这本周刊有更多的信心。突然想起蔡康永在《今天不读书里》说过,旅行时很多人喜欢带席娟的作品,飞机场里买的最好的...
评分上班路上有一个流动报摊,今天摊主用纸板做了个大牌子,上面的几个字格外刺眼:三联周刊——段义和与济南爆炸案。报摊老板挺会抓营销关键点,这事儿确实是这座城市进来街头巷尾议论的焦点,三联的这篇报道无论是信息量还是可读性都比当地媒体刊登的干巴巴的官方通稿要强得...
评分这一段时间,有一个叫“邹韬奋”的人走进了我的生活,不可抗拒的走了进来。我莫名其妙之余只能视其为一场缘分,从好奇步入研究。 建国以后,当局给于邹韬奋的哀荣令人惊讶,甚至他的公子也受其余荫任职副总理。作为最成功的红色出版家,中共中央对他的赏识大概除了他的竭力...
买了好久好久一直没看进去,现在一翻,哇,像甩尾巴之类的居然懂了。
评分朱伟对稿子的要求,李鸿谷做新闻的方法,各路神仙都可汲取营养,尤其是关于码字
评分朱伟对稿子的要求,李鸿谷做新闻的方法,各路神仙都可汲取营养,尤其是关于码字
评分书不错 用来回顾
评分看编辑、记者们的“招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