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蓮的發型》一書分“服飾”、“飲食”、“起居”、“鑒賞”四輯,作者對古代的名物、生活細節懷著深深溫情,以清麗的文筆、幽微的心思,挖掘意趣、渲染喜悅、旁徵博引、亂花迷眼,又每每能以小見大。書中另附有大量精美的彩圖,使之更臻完美。潘金蓮的發型到底如何?按書中的說法,是“紅絲兒紮著,一窩絲攢上,載著銀絲髻。”其實從圖片上看來,這個“銀絲髻”是個窩頭形狀的玩意兒,潘金蓮成天將其頂在頭上,還是“美極瞭”,依照現在的審美眼光來看就未必如此。比銀絲髻更高一級的是各種“冠”,是官宦人傢的正室夫人纔能享受的特權。潘金蓮一生沒有過戴冠的風光,因為她人生的頂點,隻到瞭夠戴銀絲髻的段位。
“琉璃、玻璃与《红楼梦》”一章,至少说清楚了如下问题: 一、中国自古就有自己的玻璃制品。战国时期的随侯珠,就是被称为“蜻蜓眼”的玻璃珠。汉代的玻璃制品被称之为“五色玉”,有玻璃杯等出土。 二、随着“琉璃”一词的出现和普及,至有唐一代,已成定论——琉璃,是指...
評分下次再去博物馆,应该会有更多养眼的点滴,化妆,魏晋期白花花胖嘟嘟绅士的休闲服,古代冰食,最后竟然是青花瓷故事。娓娓道来语句清楚易懂又没有过于口语化。 有关是不是可以用传统espresso机器酿花露这事动了下心,连收集蔷薇花瓣都想好了,也许有朝一日真付诸实施呢。 李世...
評分每天上班的地铁上,就是我回归古代生活的时候。读了两本孟晖的书(《花间十六声》与《潘金莲的发型》,真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对于如此美丽的中国文化,虽从小耳闻目染,却只是雾里看花,不得要领。孟晖就是这样一位带着你走入那如梦如幻的中国古代生活的人。 常常去博物馆,看...
評分书名本身就很有意思。果然算是极近八卦之能事了-_-|| 原来古装剧里的发型也没有那么夸张,因为那像山一样高的各种发式,里面是包了假发的。裤裙算新事物吗?no!南朝时就很时髦了。冰激凌真是现代人的专利吗?两千年前的古人已经吃的美滋滋了!穿越文作者们,甭把古人都当傻子了~
評分“中国古代时尚生活杂志” 寫完《潘金莲的发型》,作者孟晖在後記里大喊三声:“中国!你曾经如此美丽!”想必是出于这般感慨:是哪个败家子儿把俺祖上的浩大产业搞得一个子儿也不剩的?! 我觉得,《潘金莲的发型》这个名字起得不好,改成《中国古代时尚生活杂志》就贴了。...
還是三本和一塊好
评分審美與想象是孟暉所長,這樣的特長在無拘束的自我放飛時(如本書最後一節)容易抒情太過,但當它們與實實在在的名物結閤,卻能生齣最好的結果。比起那些踏實靠譜卻難免枯燥乾癟的名物類著述,孟暉的文章幾乎是一項示範,它告訴讀者,瞭解古人衣食住行中的最細微處對於我們的文史閱讀和藝術鑒賞有著怎樣的認知填補:未識珠簾,你就無法充分理解“卻下水精簾,玲瓏望鞦月”;不知花鈿,自然不懂“明日重扶殘醉,來尋陌上花鈿”尋的是什麼,更難解“殘紅滿地碎香鈿”的反用;還有潘金蓮的鬏髻、王熙鳳的披風、杜甫不敢奢望的賜冰、李清照的衣著……這些細節仿佛最後一塊拼圖,讓整個畫麵完整且有意義地呈現。全書之中最不喜“鑒賞”一節,但瑕不掩瑜。讀它,也讓人再次感嘆那樣精緻美好的生活審美一去不返。
评分孟暉還是這本好,《花間十六聲》稍微差點
评分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時尚……後麵還是闌尾惡劣,最多能算是散文……
评分不得不引用作者的話:中國你曾經是如此的美麗,如此的美麗。。。。 另一本讀《紅樓夢》的預科級圖書。。。 “玫瑰香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