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现代思想的冒险家们”中的《巴塔耶消尽》分册,以日本哲学家的眼光评论现代西方哲学的视角,对其巴塔耶的生涯的追寻及他每个时期曾经面对过的问题的探讨。 全书内容全面,资料翔实,形式新颖,集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和理论性为一体,非常值得一读。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文学与艺术都是对死亡的摹像拟态,也恰恰是脱离现实的真实。每人都认为对国家,神圣之王的爱是一样的,成为一种人们习以为常的尺度并遵守。“所有人们之间共通的真理,只是在所有相信这些的人中共通”合意与一致只能是每次对问题的追寻事后的结果,而不能是一个前提。在共同体中,有价值的只能是合意与一致,但在紧急事态中却无用;在这个共同体中,将爱当做一种手段达到某目标,成为整体的有意义的事物,在这种情况下他者被当做同质的,但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中,无限的欲望反复,成为悬空状态,不指向任何。国家通过共同体将它自己所有化,愚昧人民为对至高的爱而牺牲来维护统治,将死本身是一种运动,悬空与反复中改变为达到一种目标,将死亡物化,限制到功利性的回路中。但只有不断逃逸也不具有共同性的他者才是人类的共同体。
评分错别字连篇……
评分色情如何充满圣性?
评分翻译是一个什么证券所的职员?只是本科学过中文,所以实在无法放心。
评分所谓的同质性是“可通约之事物”及“通约可能性的意识”。在暗默之中被相信在所有的事物中总是已经有了共通的评价标准,而且人们分明首先以此“共通的尺度”为前提进行衡量和评价,然而自己却觉察不到这一点,自己之所以觉察不到是因为这尺度必定是“我的尺度”,因为它是融合于“我的意志、能力、思考”之中、与之成为一体的尺度。但在其中,总有某种东西无论如何都不能纳入我通过“作为主体的”能力将其“对象化”的作用之中,不会被包含于我“客观地确定其同一性”并加以领会、认识、理解的作用之中,而是从中脱漏出来、逃逸而去。这个某种东西,无法为其命名而只能是一个不成其为概念的概念,并因而缺乏作为“概念”的自我同一性的某种东西,这种东西也只能作为不成其为语言的语言加以思考,这就是巴塔耶的异质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