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诗歌 姜涛 新诗研究 现当代文学 文学研究 文学理论 现代文学 中国
发表于2025-05-28
“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材料编织的真好,每一句判断后都跟着恰好的引言,然后再深发的阐述,熨帖又妥当,再看材料,涉及的面之广,人之多,所刊登的杂志之宽,让人只能敬佩。而在立意上,两个部分虽然有某种断裂,但是两个部分都实在无可挑剔,如果说前部分是布尔迪厄的“场”的问题,后部分大概是不间断的对一重重装置的倒错的辨认:新文化运动中文学本有的多条发展线索最后被白话运动占了上风,启蒙的文学的历史发生动因,自律的文学,诗与诗艺,呈现出时间推移下围绕着《尝试集》和《女神》发生的种种暗涌,一种曲折的自我角力与虽然在场域上隐没下来但并不能否定的潜流。
评分材料编织的真好,每一句判断后都跟着恰好的引言,然后再深发的阐述,熨帖又妥当,再看材料,涉及的面之广,人之多,所刊登的杂志之宽,让人只能敬佩。而在立意上,两个部分虽然有某种断裂,但是两个部分都实在无可挑剔,如果说前部分是布尔迪厄的“场”的问题,后部分大概是不间断的对一重重装置的倒错的辨认:新文化运动中文学本有的多条发展线索最后被白话运动占了上风,启蒙的文学的历史发生动因,自律的文学,诗与诗艺,呈现出时间推移下围绕着《尝试集》和《女神》发生的种种暗涌,一种曲折的自我角力与虽然在场域上隐没下来但并不能否定的潜流。
评分从“外围”进行文学的研究,也许是最有具体感也最能够实现意义深度诉求的方式。纯形而上的、思辨式的研究路径最大的问题是不能被证伪,很容易沦为自洽的封闭回路。姜涛的研究思路,一方面多借鉴了《文学社会学》的物质文化研究范式,对于诗歌代际与群体、作家职业出身、批评者与出版商的作用的讨论,有埃斯卡尔皮的影子,但一方面又深深渗透着他对“诗歌”本质乃至“文学创作”本质的现代性理解冲动。上下两编的版式也体现出一种他所谓的“编次的功能”——从笼统整体的概览进入细节的、个人化的推敲。但论述仍然有叠床架屋之感,推演的思路不明朗,“新旧”、“美丑”的问题在多个主题下被反复言说。
评分总体男神。 干货到不能更干。
评分初识姜涛老师的第一本书
姜涛
1970年生于天津,1989年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后弃工从文,改读中文系研究生。1999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留系任教,曾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北京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译著《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
本书以早期“新诗集”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新诗集”的出版、接受、编撰及历史评价等环节,重视审视“新诗的发生”这一历史命题。从一种整体性的社会、文化视角,尽量回到原初现场,从共时角度展现错杂、纷乱的历史表象,从而对一般的有关新诗的线性历史想象,提出自己的质询。
仔细读了它的上编。下编是跳读的。很不错的一本书,资料特别丰富,从中了解了新诗发轫期一些有趣的笔墨官司及其它。北大学者做学问最大特点就是在资料上“竭泽而渔”,每一章的注释都多到令人汗颜,书末列的参考文献也多得惊人!总之很扎实,所以能从中获得的新发现和新思路、...
评分仔细读了它的上编。下编是跳读的。很不错的一本书,资料特别丰富,从中了解了新诗发轫期一些有趣的笔墨官司及其它。北大学者做学问最大特点就是在资料上“竭泽而渔”,每一章的注释都多到令人汗颜,书末列的参考文献也多得惊人!总之很扎实,所以能从中获得的新发现和新思路、...
评分增订本前记 “另一个审美空间”的生成 “从旧诗的镣铐中解放”的线性过长 新/旧 诗/非诗 现代性冲动/纯文学观念 初版序(温儒敏) “看”新诗 导言研究方法、对象的提出 孙玉石1981《新诗流派发展的历史启示》12种流派 彼埃尔·V·齐马“淑清作品的社会学” 初期白话诗的历史评...
评分增订本前记 “另一个审美空间”的生成 “从旧诗的镣铐中解放”的线性过长 新/旧 诗/非诗 现代性冲动/纯文学观念 初版序(温儒敏) “看”新诗 导言研究方法、对象的提出 孙玉石1981《新诗流派发展的历史启示》12种流派 彼埃尔·V·齐马“淑清作品的社会学” 初期白话诗的历史评...
评分似乎在目前的文学史教材叙述中,自胡适的《尝试集》开始的现代“新诗”,差不多在“第一个十年”中就是一整块的,虽则有着风格的不同,但仍然可以通过“三阶段论”的提法依次编排胡适、郭沫若、徐志摩等人。姜涛在这本论述新诗的书里,把基于整体印象的这种划分称为“杀猪式”...
“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