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洛奇(David Lodge, 1935—),英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和小说家。他1935年1月28日生于伦敦,先后在圣约瑟夫学院、伦敦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入伯明翰大学,1967年获得博士学位。在伯明翰大学,1960至1962年担任助教,1963至1971年任讲师,1971年至1976年任高级讲师,自1976年后任现代英国文学教授直至1987年提前退休成为专业作家,但仍为伯明翰大学荣誉教授,并一直担任英国皇家文学会会员。
戴维·洛奇既是学者又是作家,不论在学术界或创作界,他的成就均得到公认。在文学批评领域他被看作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的代表人物,而他的小说也引起了更广泛的注意。他的长篇小说有《电影迷》(1960)、《金杰,你真蠢》(1962)、《大英博物馆在倒塌》(1965)、《避难所之外》(1970)、《换位》(1975)、《你能走多远?》(1980)、《小世界》(1984)、《美好的工作》(1988)、《天堂消息》(1991)、《治疗》(1995)和最新出版的《思考》(2001)。他的文学批评著作主要包括《小说的语言》(1966)、《格雷厄姆·格林》(1966)、《十字路口的小说家》(1971)、《伊夫林·沃》(1971)、《现代写作方式》(1977)、《运用结构主义》(1981)、《巴赫金之后:小说与批评论文集》(1990)、和《小说的艺术》(1992)。另外他还编有《二十世纪文学批评》(1972)和《现代批评理论》(1988);写过剧本《四面墙》(1963)、《击中要害》(1965)和《写作游戏》(1990)等。
《小世界》被世界众多著名学者赞誉为是西方的《围城》。书中描述了当代西方学术界的种种离奇现象,学者们的眼睛不在仅仅盯在书上,而张大眼睛在世俗社会中寻找满足。他们满世界飞来飞去,表面上为了学术交流活动,实际上是追逐名利,寻欢作乐。小说巧妙地穿插了许多文学典故,新潮理论,对人性、宗教与人生,婚姻与爱情等古老命题做了入目三分的透析,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小世界》常常被国内的媒体称作西方的《围城》,但是在我看来,这纯粹是出版社招徕眼球的噱头和评论者不负责任的扯淡。如果非要找出二者的共同点,那无非说他们都是围绕着一帮教授展开的故事,或者,更进一步,男主角都是年轻的知识分子。二者更多的是不同。透过钱锺书的...
评分《小世界》是我读中学的时候在黄桷坪买的一本旧书,一直束之高阁,也是机缘巧合,最近才拿出来读,结果发现,现在读才是最合适的时候,否则我根本没法在中学的时候体会它的妙不可言。 《小世界》中后现代主义叙事手法让人印象深刻。叙事过程中虽然依稀有一条主线,但...
评分小时候看《丁丁历险记》,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桥段,阿道夫船长挺高兴的在散步,结果遇到一个人,问了他一个问题:说船长,你睡觉的时候胡子是放在被子里面还是被子外面呀?这问题一下子搞得船长彻底怀疑人生了,那个人问完问题就走了,然后船长那天晚上就整夜的没睡好觉,翻过...
评分在塞那河畔的莎士比亚书店淘到了这本书,虽然市二手的,但比原价还要贵些,店员很贴心的为我在扉页盖上了店戳,并祝我阅读愉快,典型的巴黎作风。这本书在飞机上读,在火车上读,在轮船上读,在失眠的时候读,在等车的时候读,在课间吸烟的时候读,有时候大片不认识的名词让我...
评分继亨利·詹姆斯、弗吉尼亚·伍尔夫和爱·摩·福斯特之后,戴维·洛奇(David Lodge,1935- )是英国又一位集小说家与批评家于一身的人物。他在伯明翰大学执教27年,一方面以他丰富、深邃而又深入浅出的学术著述成为英国当代最著名的批评家之一,一方面与马尔科姆·布拉德伯里...
读了三分之一,不是我的菜。围城我都没看完,更别提西方的围城了。。。
评分强推!难以有小说可以让我不忍心跳读。。。。。
评分基本上是个量子世界里的故事
评分幽默、博学。
评分基本上是个量子世界里的故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