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集結了朱自清旅遊歐洲的散文遊記共十篇。除了展現作者細膩的觀察力、深厚的人文素養,並透過攝影鏡頭,走進歷史現場;藉由文字與影像交會,重溫歐洲的歷史藝術;山水融入了文章,文章更活生生成了案頭的山水;讀者同時獲得了視覺的飽足、心靈的滿載與文化的芬芳。這些作品超越時空,入主經典,除了文本在當代具有獨樹一格的魅力,也必有值得探索、重讀、精讀的層次與厚度。而遊記散文的題材,往往最能忠實反映作者的經歷、遊蹤、生命情境,讓讀者窺見一個時代文化人的身影,以及延伸出來的文化映象與歷史現場。
1931年8月,朱自清赴倫敦進修英國文學和語言學,後遍訪歐陸,次年7月方返。回國后,把見聞發陸續發表在《中學生》雜誌上,後集結成書,便有了《歐遊襍記》和《倫敦遊記》。 這趟壯遊從威尼斯(Venice)開始寫起,經過佛羅倫斯(Florence,今大陸譯為「佛羅倫薩」)、羅馬(Rome...
评分这本书只可品其味而不可细读。据序来看,原书是有许多图的,而这本书只有扉页的三张照片。于是乎在阅读费了作者不少笔墨的建筑描写时,没去过当地的人只看文字,不看图片,定会觉得头晕。 个人认为欧游杂记的瑞士和莱茵河写得比较好,伦敦杂记写得比欧游杂记好:欧游中每个地方...
评分朱自清《欧游杂记》读后 早年间清华的教授每工作5~6年,便有一年的休息时间,选择出国游历的话可以公费,朱先生便是利用这样一个机会,坐火车从哈尔滨出发,经西伯利亚进入欧洲游历期间所作的游记。 他在序言里也说到这是准备“写些游记给中学生看”的。因为除了走马观花的游览...
评分1931年8月,朱自清赴倫敦進修英國文學和語言學,後遍訪歐陸,次年7月方返。回國后,把見聞發陸續發表在《中學生》雜誌上,後集結成書,便有了《歐遊襍記》和《倫敦遊記》。 這趟壯遊從威尼斯(Venice)開始寫起,經過佛羅倫斯(Florence,今大陸譯為「佛羅倫薩」)、羅馬(Rome...
评分断续读完,朱自清的长处是在写景而非历史人文。最后一篇写哈尔滨和西伯利亚火车之旅的信件就活泼明晰,前面意大利、柏林和巴黎篇中一提到各大博物馆,长篇累牍名人简介的流水账就极其无趣。另外朱写城市与建筑也太凝涩,无空间立体感,不如描述纯粹的自然景观般生动。此书最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