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was Roland Barthes's last book, combining a selection of photographs with reflections on photography. Examining the themes of presence and abs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otography and theatre, history and death, the book begins as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nature of photographs. Then, as Barthes contemplates a photograph of his mother as a child, it becomes an exposition of his own mind.
Observer: "Roland Barthes' final book - less a critical essay than a suite of valedictory meditations - is his most beautiful, and his most painful"
如果有人问,谁被罗兰•巴特的名字吓到过,我会第一个举手,但是这本《明室》我第一次在书店读到它,还是爱极了它里面的每一副照片,他们每一副都那么直接的进入到我的内心深处,所以我实在是好奇罗兰•巴特到底是为什么选择了这么多合我心意的照片,我的朋友经常拿一些精...
评分《明室》的最大价值在于隐喻了摄影的无凌两可性,无论是结束的时间及结束的时间中的将来时、研点与刺点都在向世人暗示着摄影里的那道“中性”的大门,在真与假、个性与共性、存在与虚无之间游离,这才是摄影本源的气质。
评分这本书有个副标题“摄影纵横谈”。没错,这的确是一本谈摄影的书,不过,如果你以为可以从中学到如何取景、如何抓拍、如何使用快门光圈,那就大错了。作为法国当代思想大师、符号学家、解构主义者,罗兰·巴特显然把摄影提到了形而上的高度来进行思考。那些梦呓般的自言自语...
评分存的图片格式 文字丢失了 只有一半 想看剩下的部分可以去我的微博。 原微博https://m.weibo.cn/1502615137/4135099480017948 《明室》摘记与一些感想 by 紫之 三天便读完的一本小册子,每一篇大约一页半的量,“点心式”阅读体验轻松愉悦却能缘发诸多思考。 p42 我之所以觉得摄...
评分在明亮的房间里喊叫——读巴特《明室》 宁风子 读《明室》是一个愉悦的过程,把想法付诸文字却是个痛苦的经历。 我想我不该选择它来写所谓的读后感,罗兰·巴特书写生平最后这一部著作的时候,一定是怀有一种悲伤的快感,用他的话来说,一种“醉”,用《明室》的术语讲...
在河边的温暖阳光下,两个小时吃掉这本书所有的细节。
评分翻译时,碰到了巴特,于是重复一遍《明室》
评分Wound. Punctum: off-center details and Time. Air.
评分有的部分茫然不解,有的部分击节赞叹。
评分fascinated!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