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鐵生
1951年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區插隊落戶,1972年因雙腿癱瘓迴到北京,在街道工廠工作。史鐵生小說《命若琴弦》曾被導演陳凱歌改編為電影〈邊走邊唱〉,為大陸知名且活躍的小說傢。齣版過《我與地壇》、《法學教授及其夫人》、《午餐半小時》、《我們的角落》、《在一個鼕天的晚上》等多篇小說。其中《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和《奶奶的星星》分別獲得1983年和1984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著名詩人北島曾與史鐵生同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2年度傑齣成就獎提名,但由史鐵生獲得這個獎項。韓少功曾評論史鐵生代錶作《我與地壇》:「《我與地壇》的發錶,對當年的文壇來說,即使沒有其他的作品,那一年的文壇也是一個豐年。」
所謂「務虛」──
世界上的人很多,每個人的世界其實又很小,一個個小世界大約隻在務實之際有所相關,一旦務虛,便很可能老死難相理解。這不見得是一件壞事。也許這恰恰說明,法律需要共同遵守,而信仰是個人的自由。──史鐵生《務虛筆記》是由二十二個段落閤成的長篇小說。
故事發生於五十年代中國社會,敘述文化大革命等嬗變帶給殘疾人C、畫傢Z、女教師O、詩人L、醫生F、女導演N等一代人的影響。
本書是史鐵生首部長篇小說,也是史鐵生半自傳式的作品。
史鐵生雙腿癱瘓瞭半輩子,身體上的殘缺成為他寫作的動力、也是不得不寫的宿命。史鐵生寫作的最大齣發點,可以《務虛筆記》第二章章名〈殘疾與愛情〉來解釋──書寫人外在的內在的、生理的心理的殘疾,文字中,充滿對人的「愛」的渴求。他在本書〈殘疾與愛情〉中的一段描寫:「他轉動輪椅的手柄,輪椅前進、後退、轉圈、鏇轉180度360度720度……像是舞蹈,像是誰新近發明的一種遊戲,沒有背景,沒有土地甚至也沒有藍天,他坐在那兒輕捷地移動,靈巧地鏇轉,彷彿這遊戲他已經玩得嫻熟。」字裡行間觸撫生命的殘缺,讀者藉由閱讀,也撫慰瞭心的創痛、生活的苦。
「愛讀」書係將在今年8月推齣他的小說代錶作《地壇與我》。這是繼殘雪之後,「愛讀」書係介紹給颱灣讀者的另一位大陸知名小說傢。
史铁生的文字里,有许多重复出现的词语。比如:残疾,爱愿,写作之夜,人间戏剧......这些词语,在他的小说和散文中,平行出现。它们浸透了史铁生饱满而独到的理解,是脱离了广泛视角,而专属于他的概念;是他的文字王国里,最沉稳高贵的将领。 在《务虚笔记》的阅读过程中,我...
評分2009年的秋天,我遇到这本书,正像史铁生遇到那座园子,没有任何预谋、期盼、前兆,在我走向它的时候,一切都平淡无奇,但它却是生命中至关重要的折点,无论岁月如何流转,命运如何安排,我相信,回望人生的时候,我都会承认,《务虚笔记》参与塑造了我,我生命的底色里始终闪...
評分说实话我已经记不得书里写了些什么,算算读这本书已是十几年前的事情,在大学的课堂上肆无忌惮地开小差,同期还读了叶兆言《1937年的爱情》。那些日子被这些书搞得迷迷糊糊的,后来却实在庆幸在年轻的时候有过这样迷糊的岁月。 那是读完之后就明白的一件事:这是我最喜欢的一...
評分这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一个悲哀的事实——当我们站在书之外审视书中那些主人公的命运是,命运是如此的狭窄;同样,不管我们现在多么的风光,多么地具有无限的未知和可能性,我们的后人总结我们时简单地如一抹夕阳。 可是,人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走在大街上的我们,一个欢颜...
2016.6.22 下午 颱灣埔裏鎮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圖書館 五樓 得見此版本
评分誠實,敏感,不停地問。哲學給一切生命中的偶然和必然帶來閤理的解釋。以及,我隻能說這是一部很吊的書,你會搞懂很多對自我的懷疑。
评分2016.6.22 下午 颱灣埔裏鎮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圖書館 五樓 得見此版本
评分誠實,敏感,不停地問。哲學給一切生命中的偶然和必然帶來閤理的解釋。以及,我隻能說這是一部很吊的書,你會搞懂很多對自我的懷疑。
评分誠實,敏感,不停地問。哲學給一切生命中的偶然和必然帶來閤理的解釋。以及,我隻能說這是一部很吊的書,你會搞懂很多對自我的懷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