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生於美國麻塞諸賽州康科德鎮,曾就讀康科德學院,並進入哈佛大學。1838到1841年間,與兄約翰在康科德鎮經營一所私立學校,期間兩人曾乘船探險康科德及梅裏馬剋河,日後梭羅完成瞭著名的『康科德與梅裏馬剋河的一周時光』,並發錶不少精采的詩作及散文。 1845年春他在華爾騰湖濱建起木屋,開始過著與自然溶為一體、自給自足的簡樸生活。他在此生活瞭兩年,不斷對世界進行深刻思考,寫齣瞭影響世人至深的著作『湖濱散記』(1854年齣版)。 1860年,「森林樹木的生命傳遞」首度發錶,之後梭羅更將探討主題擴展為「種子的傳播」,並開始起草「野果」。 1862年,在預期死亡的心態下,整理早期的演講及論文,準備發錶。 5月6日,這位十九世紀美國最具有世界性影響力的作傢逝於康科德鎮。
承續《瓦爾登湖》之淡泊恬青,追尋植物種子傳播之奇異旅程。《種子的信仰》是梭羅畢生研究自然和自然律於人類意義的登峰造極之作,也是他的遺作,這本書將成為自然和自然史熱愛者的必讀書,也是對梭羅生平和作品感興趣者的案頭珍藏。該書一如既往著他特有的文風:明澈和優雅,正如在我國擁有廣大讀者的《瓦爾登湖》文體。梭羅接受瞭當時還不被廣泛認同的達爾文的自然選擇理論,寫就瞭這本現在看來依然新奇的19世紀中期的著作。梭羅為瞭求證植物是通過種子繁殖的,通過實地考查和日常仔細觀察,揭示瞭油鬆、五針鬆、柳樹、櫻桃等樹木的種子如何通過風力、水、冰雪和動物傳播開來,甚至遠涉重洋,異地生根成長。種子易於傳播的巧妙構造、利用多種外力最大範圍的傳播,錶現齣的堅韌和生命力,讓作者贊嘆不已。我相信種子裏有強烈的信仰。相信你也同樣是一顆種子,我已在期待你奇跡的發生。——亨利·D·梭羅《瓦爾登湖》中的哲學傢變身為全神貫注的科學觀察者……這是普通讀者的真正樂事;跟隨他漫步在他熱愛的森林,發現土地如榖倉和學校,又一次有機會聽到他精確而美好的敘述。——《齣版傢周刊》《種子的信仰》……是梭羅天纔的傑作。每一頁都閃耀奪目的洞見和智慧,以及他不知疲倦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天分。——《華盛頓郵報 書評》 “……詩意而寫實地寫下對土地無限豐富性的贊美,他將土地比作榖倉和學校,不但是有永恒的真意,也比以往更受人們歡迎。”——《時代周刊》《種子的信仰》的問世,要感謝熱愛梭羅的編輯,他的誠實、精確、謙虛和少見的學術性眼光。Brand Dean讓我們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梭羅,更重要的,這是彌留之際的梭羅夢想能夠完成的作品。——《波士頓環球》“……梭羅是如此齣色的遣詞造句和使用比喻的專傢,即使在這樣一部科學的作品中,他都不倦地顯示文字的魅力,令人得到莫大的閱讀樂趣。”——《今日美國》
谈论一位大家以及他的书,这无疑是一件并不那么容易的事。因为他的经历、思想乃至身后的评价都已经被许多人说了许多遍,比如说到梭罗及其思想轨迹的形成,就一定要说到爱默生及其超验主义、华兹华斯及其湖畔派诗歌,梭罗受到他们的影响至深。这不仅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更...
評分梭罗这本书倒是在十月就买了,我很少看名著,《瓦尔登湖》却看过,印象不深刻。也许是那个时候的自己未能明白一些感情吧。 看书真的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很多我曾经看不懂的书,不明白好在何处的书,在若干年后我回过头来看时,会觉得写得精彩至极;很多我曾经觉得很无聊的书...
評分发现梭罗的书的时候,我特别兴奋,我说梭罗是我的偶像,他的书我一定买。于是,《种子的信仰》和《远行》两本书马上被我放入购物车,下单,购买。 买来我却并不着急读,它们就像是我生活的调剂,在我单调无聊的时候,充实我;在我浮躁不安的时候,安抚我;在我...
評分如果我有孩子,在她能听懂故事的时候,我就会给她读亨利.梭罗的《种子的信念》,让她从小就领略大自然的美,学习与自然融为一体..... 我始终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无论再有多少爱你、关心你、可以让你依赖、能为你分担的亲人、爱人和朋友,归根结底,你还是孤单...
評分这本书是梭罗的遗作,其实严格来说都不能算是遗作了吧——在他死后200年左右,他的粉丝们根据他生前的笔记、散稿、观察记录卡片等等,编辑了这么本书出来。书名有点大,倒是符合梭罗那颗哲学家脑袋的,不过它的内容,讲的却是植物种子的故事,这些故事就包括从种子的样子到种子...
簡樸的自然主義
评分我也相信種子裏有強烈的信仰
评分2008年看過
评分比瓦爾登湖要好,我認為。
评分很喜歡的一本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