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1911-2009),山东临清人。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翌年作为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在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任教授,曾任北大副校长、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对印度古代语言、印度古典文学、印度佛教史以及中印文化关系等方面有精深研究,著作颇丰,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罗摩衍那安探》、《今译》(合著),译有《沙恭达罗》、《五卷书》、《罗摩衍那》等。
這一本小書是用血換來的,是和票g成的。能夠活著把它寫出來,是我畢生的最大幸福,是我留給後代的最佳禮品。願它帶著我的祝福走向人間。它帶去的不是仇恨的報復,而是一面鏡子,從中可以照見惡和善,醜和美,照見絕望和希望。
目錄
自序
一 緣起
二 從社教運動談起
三 一九六六年六月四日
四 對號入座
五 快活半年
六 自己跳出來
七 抄家
八 在自絕於人民的邊緣上
九 千鈞一髮
十 勞改的初級階段
十一 大批鬥
十二 太平莊
十三 自己親手搭起牛棚
十四 牛棚生活(一)
十五 牛棚生活(二)
十六 牛棚生活(三)
十七 牛棚轉移
十八 半解放
十九 完全解放
二十 餘思或反思
二一 後記
附錄
我的心是一面鏡子
一個老知識份子的心聲
季羨林自傳
季羨林年譜
按:注销人人,把2011-05读过这书时写得短文存在这儿 之前不知道在哪儿看过一则轶闻,说北大开学的时候,一个独自报到的学生在校门口看见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头,遍请他帮忙看行李,等自己办完手续回来,守在行李旁边很久了的老头才离开。没想到开学典礼的时候这个老头竟然坐在主...
评分北京大学著名学者季羡林教授撰写的《牛棚杂忆》一书,以真实的回忆,深刻记录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很多老干部、知识分子以及无辜的人民群众遭到迫害,被强加上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反革命分子、叛徒、特务等莫须有罪名,将非法关押的地方称为“牛棚”。这些老干部、知识分子等...
评分读书本来就是很个人的事情. 所以看到楼上某位的评价,也不能生气. 对于这本书,我要说.我被老先生的一句话感动了. 他说:"我不憎恨那个年代,因为我知道,我在他们的位置上,做得未必会比他们好."
评分季老晚年的寫的這本書,雖說是要揭傷疤,講述文革的慘痛可是文字方面實在是有心無力,枯燥無味,類似于一個老人的日常嘮叨。可怕就在于這點,真正親身經歷過文革的人已經逝去或者年邁無力奮筆疾書有力地再現當時地場景,爾其他作家的作品中出現的文革場景,或許更有鞭策和感染...
评分寂寞无处不在,唯一这一刻,我留住了自己 之前未曾拜读过这一位经历了1911-2009近百年的世纪老人-季老的作品,多是怕自己理解不了他那温厚的笔墨,那哲学家的豁达思想,那“非人”的折磨过去,怕自己会隔着纸张也受不住那般情景,而今,在自己特别想要了解那十年的始末之时,有...
07052010
评分U2
评分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最野蛮、最残暴、最荒谬的一场悲剧,它给伟大的中华民族脸上抹了黑。我们永远不应忘记!
评分作者语文水平太高。。。
评分这才知道什么叫“十年革命,十年浩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