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遇而安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汪曾祺 散文 中國文學 隨筆 最後的京味派 繾綣小憩 雜文 文學
發表於2025-02-16
隨遇而安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其實我並不明白何為京味派,時間的推移必定會帶走很多,唉,也許有一日白話文都會遭推翻。 我最喜歡汪曾祺寫吃,確實比梁實鞦要好
評分早就大部分讀完瞭。隻是有些關於食物的沒細看。我所欣賞的是他的從容淡定,不過對吃倒不像他那麼感興趣。
評分主要是很多都看過瞭。但還是有些,讓人覺得迴味。好喜歡多年父子成兄弟。“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
評分讀到高郵鴨蛋 口水直流 讀到武侯祠 深以為是
評分讓人心安的文章。好久沒有一次性在外麵看完的書,文章開頭第1句話就對我很有吸引力。
汪曾祺,1920年生,江蘇高郵人,肄業於西南聯大中文係。解放前當過中學教員,曆史博物館職員,解放後長期擔任編輯工作,後在一個京劇團任編劇,在此期間曾參與創作樣闆戲《沙傢浜》的劇本。1940年發錶第一篇作品,1947年曾齣版過短篇小說集《邂逅集》,1963年齣版《羊捨的夜晚》,文革後齣版《汪曾祺小說選》、《晚飯花集》等。創作以散文、小說居多,八十年代之後,文學不再承載太多的政治功能,讀者開始更注重作品的審美性,汪曾祺的作品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八十年代中期,他的《受戒》、《大淖紀事》更被視為是“文化尋根文學”的一部分。
追蹤20世紀中國現代散文的腳跡,無論是早期的“語絲派”,“論語派”,贊美母愛的“冰心體”,“跑野馬”的徐誌摩散文,還是被一度奉為新經典的楊朔、秦牧、劉白羽三傢散文,直至海峽對岸立誌要“剪掉散文的辮子”的餘光中,甚或近來的“大文化散文”也好,“小女人散文”也罷,至少在一點上是一緻的,即“我手寫我口”。不管何種“文調”,無論嚮雜文傾斜的硬邦邦抨擊時政的,還是抒情感懷到軟綿綿無病呻吟的,或觸景生情得悲歌哀怨、如泣如訴的,散文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作為靈魂的避難所或精神的棲息地而存在的。藝術是獨立的,散文須是個性的。
《隨遇而安》題目就透齣瞭閑情逸緻的情趣,汪曾祺把自個兒被錯打成右派的苦難寫成瞭“三生有幸”,因為他下放時“切身體會瞭勞動是沉重的負擔”,摘掉右派帽子後迴到所裏,又成瞭“全國蓋無第二的吃過這麼多種馬鈴薯品種的人”。他就是這麼隨遇而安!他要讓讀者到他靜謐的文學天堂裏悠閑一下,展現眼前的卻是五味俱全,多姿多彩的生活。
汪曾祺融閤著以瀋從文和廢名為代錶的“京派”審美趨嚮,無形地滲透在小說和散文的創作之中。讀他的文章,那份感覺好比繁忙之餘悠閑地品味香茗。
1.先美起来的人心。 很多情况下,你不太会见到作家本人,但我们对作家都会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印象甚至还很真切,真切到能想像出他们的音容笑貌。把知道的古今中外的作家分一分类,发现很多作家,气质非常接近,像失散在不同时空的兄弟,比如屈原、李白、苏轼,同样的任性不羁...
評分看完汪曾祺的《随遇而安》,我实在想不出要给这篇读后感起个什么标题,既然想不出,只能是无题了。无题,挺好,各种情感可以包含其中,而可以没有侧重点,没有条理,弄个意识流也没有人说有什么不对。 汪曾祺是高邮人,也可以泛泛地说也是我们那里的人,我看他的文章有时...
評分看完汪曾祺的《随遇而安》,我实在想不出要给这篇读后感起个什么标题,既然想不出,只能是无题了。无题,挺好,各种情感可以包含其中,而可以没有侧重点,没有条理,弄个意识流也没有人说有什么不对。 汪曾祺是高邮人,也可以泛泛地说也是我们那里的人,我看他的文章有时...
評分如今,大家的压力都很大。为了减压,有人选择了“夸夸群”,书店里也摆满了以小清新的书名重新包装的各类生活家的书籍。当然了,如果仅仅因为这种包装就完全放弃这些书,也有可能将洗澡盆里的婴儿一起倒掉了。所以,在书店里我也会翻看这类书,而且还真看到了一些很不错的文章...
評分隨遇而安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