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要上學

為什麼孩子要上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大江健三郎

諾貝爾文學大師,1935年生於日本四國愛媛縣喜多郡大瀨村。以意象取勝,為最具國際聲譽的日本文學傢之一。其文風獨樹一格,早在東京大學法文係就讀時,即嗜讀卡謬、沙特等作品,初期作品受其影響甚深,以存在主義為形式,呈現社會與個人的關係,《飼養》一書榮獲 1958 年芥川賞,確立他「學生作傢」的文壇地位。1970 年前,又將文化人類學的理念逐步引進小說創作中,代錶作為《個人的體驗》,除獲新潮文學獎,並因此作英譯而將他推嚮國際作傢的位置。

其寫作範圍涉獵寬廣且具人本關懷的精神,無論是政治、核能危機、死亡與再生、甚至包括宇宙論,皆呈現在他的創作中,而勤於閱讀與寫作的習性,促使他每年都有長短篇小說及評論齣版,更因而榮獲瞭1994年諾貝爾文學大獎。時報齣版有《靜靜的生活》《換取的孩子》等書。

歷來得獎代錶作有:《飼養》(第三十九屆芥川獎)《個人的體驗》(第十一屆新潮文學獎)《萬延元年的足球》(第三屆榖崎潤一郎獎)《洪水淹沒我靈魂》(第二十六屆野間文藝獎)等。

(摘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出版者:時報文化
作者:[日] 大江健三郎
出品人:
頁數:200頁
译者:陳保硃
出版時間:2002年8月
價格:NT$230
裝幀:平裝 / 單色印刷
isbn號碼:978957133726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大江健三郎 
  • 日本 
  • 教育 
  • 散文 
  • 日本文學 
  • 日本文學 
  • 雜文 
  • 隨筆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是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因為照顧其智障兒子大江光,而思考「孩子的童年生活中,成人到底應該給他們什麼?」所寫的樸實隨筆。

大江在這16篇以意象取勝的散文中,藉著寫生活感想,提齣他對教育溫和而深入的解答。

大江認為真正重要的是︰童年時代所習得的人生想法、讀書態度等等,而這些影響一生的事情,需要透過對孩子的理解與誘導來形塑,大江將自己的育兒心得娓娓道來,透過他的文學筆法,令人打從心底感動。隨書附有32張彩圖,由大江夫人所繪,充滿生活寫意的抒情,是為人父母必讀的大師心得。

(摘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看这本书,回到了简单的美好。像是在听一个长者在给我们温柔地讲他过去的故事,让我们去追求相信美好,那些有道理的话和谆谆教育我们像在延续他自己那样,看了心暖。 1994年大江健三郎成为了日本第二个拿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对智障儿子light光的教育,就知道他是个多有爱的...  

評分

买这本书完全是因为作者,日本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刚毕业的时候喜欢读小说,当时就读过大江健三郎的书,也是冲着他的名气读的,一本是《万延元年的足球队》结果是没读完,还有《性的人》这本好算读完了,但是也没感觉好在哪里。可能是文化差异和翻译的原因吧。像...  

評分

評分

难读的书放在难捱的时间读 残障的孩子也是生活的另一扇窗户 阅读柏拉图的对话 做自己的阅读卡片 和对的书有right meeting 有些感动的地方,不忍细读,有些启发,未及深思,这本书值得重读一遍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看瞭,心裏很安靜

评分

2012年八、九月在香港該讀這本。

评分

誤信書名,以為探討教育目的,怎知原來是私人性質的散文。 作者的童年迴憶挺有趣,尤其是猜想為甚麼孩子要上學的故事。好羨慕他用以看書和思考的樹上之傢呢。後來以大人身份說教卻破壞瞭全書輕鬆孩子氣的氣氛,而且對於那些道理我也不受落。

评分

我覺得這更像是一本隨想錄,題目很吸引人,但我還沒有從書中找到答案呢。光是作者的孩子,一個永遠也長不大的孩子,他跟母親學音樂,對鳥的歌唱非常敏感,後來能夠自己作麯。這真是令人興奮的事,那麼什麼是智障呢?我覺得那隻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就看你拿什麼東西來做參照物。看這本書是一個粗略的看,要是這是寫給孩子的一本書,我不覺得它是一本好書。

评分

雖然是給小孩子看的,但我很有收獲,打算按照大江健老師的讀書方法來看書,構建自己的知識體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