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峻(陳代俊),祖籍四川資陽,定居成都。1982年大學畢業,執業媒體,已退休。早年從事文學創作,20世紀末起轉入民國學術研究,著有《發現李莊》《消失的學術城》《李濟傳》《民國衣冠:風雨中研院》《風過華西壩:戰時教會五大學紀》等。
長江第一鎮,與重慶、成都、昆明並列的中國四大抗戰文化中心。 舉世矚目的人文學術重鎮,中國建築科學的搖籃。 傅斯年、陶孟和、李濟、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等筆耕不轟的書案。 烽火戰亂中,同濟大學莘莘學子遮風避雨的濃陰。
1.原书2004年出版,先后两次印刷,因当时资料匮乏,本人知识浅陋,无论观点或史实皆有偏差,技术上更多谬误。此次再版,经岁月磨砺(有自我进步,经热心读者提携),错误无疑减少了; 2.限于当时的时势,编者删去了人物命运的最终交代,此次最后一章弥...
評分李庄,一座不知名的小镇。完全是被梁思成、林徽因等学者的姓名所吸引,很想了解他们的生平,也算是梁林的粉吧。 待翻阅图书,细细读来,才了解到李庄的伟大、李庄的不平凡!在1940年至1946年短短的几年内,这个在当时“地图上找不到”的西南一隅小镇,竟容纳下那没多的国内学者...
評分已经记不得从什么时候知道李庄了,但是一提到李庄,就感觉特别亲切,这么一个长江边的小镇,竟然在抗日战火中,庇护了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国营造学社、中央博物馆等等中国顶级的科研机构,使得李庄和重庆、成都、昆明并列成为战时中国四大文化中心之一。这不能不承认...
評分已经记不得从什么时候知道李庄了,但是一提到李庄,就感觉特别亲切,这么一个长江边的小镇,竟然在抗日战火中,庇护了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国营造学社、中央博物馆等等中国顶级的科研机构,使得李庄和重庆、成都、昆明并列成为战时中国四大文化中心之一。这不能不承认...
評分1.原书2004年出版,先后两次印刷,因当时资料匮乏,本人知识浅陋,无论观点或史实皆有偏差,技术上更多谬误。此次再版,经岁月磨砺(有自我进步,经热心读者提携),错误无疑减少了; 2.限于当时的时势,编者删去了人物命运的最终交代,此次最后一章弥...
一個知識的李莊
评分想去李莊瞧瞧
评分一個知識的李莊
评分過年時跟媽媽去逛瞭一趟李莊,很失望。隨著公路新修,市區到李莊的交通越發便利,公交也用不瞭多久,但其保護跟不上,開發宣傳更是不知所雲。不止是弄成瞭韆篇一律的麵貌,更是在展示、說明上都隨意對待,看不到用心,更或者浪費特色。可惜,可惜。
评分書稿本身並不能讓人滿意,基本是資料的簡單收集,沒什麼梳理研究,感覺資料也不夠廣和深,像報紙文章的擴充版。相比西南聯大,李莊的研究力度還是太低瞭,因此從挖掘這個題材的意義來說,還是值得贊賞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