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1968生,德国波鸿大学德国语言文学和汉学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自1998年至2003年作为德国学术交流中心专家在上海中德学院任教。现在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负责教育和德语方面的合作项目。已有10多年在华生活的经历,其间从事过不同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在德国专业杂志和中国刊物上发表过《文化与教育政策:德国与中国的比较》、《中国农村:黄土高坡的断想》、《中国的1907和1997――沿着阿列克的足迹》等文章。 塞风,1967年生,自由职业摄影师,1999年来上海并工作至今,主要项目为纪实和建筑摄影。1998年获得了多特蒙德应用大学的硕士学位,毕业专题是关于香港1997年(《人山人海》)。曾多次举办个人摄影展,在新闻和专业杂志上刊登过摄影作品,主题为关于殖民地化的《智利在发展,我们都在发展》和关于大都市如巴西利亚,香港,北京,上海(《从这里看世界》,《海上城之梦》)。 罗小弟,1976年生,平面设计师,2004年获得Hallc美术设计学院的硕士学位,本书的装帧设计即是他的毕业题目,得了头等奖。自学汉字和中国文化专题。
两位德国人,沿着百年前俄国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的足迹,在中国北方行走,从北京到德州、曲阜、西安、韩城、延安、佳县、平遥,然后各自用文字和图片将自己观察体验到的一切记录下来。他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中国这一百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能够从各种不同的变化背景出发,细心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独特最有价值的元素,而他们对中国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的描述,也使我们对司空见惯的社会生活及其意义进行重新审视。本书的英文、德文版将在我国北京同期出版。
作者视角独特,感受也很特别。再加上德国画家罗小弟新颖别致的装帧设计,从内容到形式都让人耳目一新。
八万字,两个多小时读完。成书应该在九几年,但是丝毫不影响现在的阅读。 中国,一个外国人眼中不断变化的国家和城市,当时的他对照着一百年前的清朝时德国人写的关于中国的游记他感到不可思议,十年后我读到他当时写的书我也无法想象当时的生活。他带着新鲜和宽容...
评分八万字,两个多小时读完。成书应该在九几年,但是丝毫不影响现在的阅读。 中国,一个外国人眼中不断变化的国家和城市,当时的他对照着一百年前的清朝时德国人写的关于中国的游记他感到不可思议,十年后我读到他当时写的书我也无法想象当时的生活。他带着新鲜和宽容...
评分P3. “在路上”这就是所有的有人最原始最深刻的感觉。 (这些城市)除了在地图上的位置不同之外,他们没有什么迥异之处。 P5. 一种全国统一的发展标准。这就是21世纪的现代化。 阿列克谢耶夫 P6.套娃Matroschka 中国在与世界大同,小异还是要保留的。 P33.德州扒鸡。 灰色...
评分八万字,两个多小时读完。成书应该在九几年,但是丝毫不影响现在的阅读。 中国,一个外国人眼中不断变化的国家和城市,当时的他对照着一百年前的清朝时德国人写的关于中国的游记他感到不可思议,十年后我读到他当时写的书我也无法想象当时的生活。他带着新鲜和宽容...
评分八万字,两个多小时读完。成书应该在九几年,但是丝毫不影响现在的阅读。 中国,一个外国人眼中不断变化的国家和城市,当时的他对照着一百年前的清朝时德国人写的关于中国的游记他感到不可思议,十年后我读到他当时写的书我也无法想象当时的生活。他带着新鲜和宽容...
看不懂德语 看图一般
评分很好的旅行路线,很直接的批判。但这路途总需要自己去体味
评分中大图ed
评分上海歌德學院借閱
评分蛮好读的一本书,不同意识形态下的中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