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萧(Gail B. Hershatter),女,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校区历史系教授、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她长期从事文化史、劳工史、妇女史、性史和女性主义理论的研究。她的著作丰富,有《天津工人:1900-1949》、与霍尼格合著的《美国女学者眼中的中国女性》,与吉尔马丁等合编的《中国的产生:妇女、文化和国家》(哈佛大学出版社,1994年),与霍尼格等合编的《重新勘测中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6年),与霍尼格等合编的《中国妇女研究指南》(加州伯克利大学东亚研究所,1999年)等书。现正在研究中国西北农村的妇女问题,主题也是历史、记忆与社会性别身份问题。
《危险的愉悦》是一部上海娼妓业史话,但它是产生于后结构主义时代的史学著作,得益于20世纪后半叶丰富的理论探索、思想对话与多重视角,作者尤其受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与社会性别研究、后结构主义、后殖民研究中“下属群体”概念等的影响,将“史料”和自己所生产的“历史”都看作是无比生动的、复杂的、开放的“过程”中的对话、商谈、记忆、建构、创造活动。《危险的愉悦》分五大部分,共15章,论述从晚清到20世纪90年代初100年间,“娼妓”问题在各个层面上如何扭结了民族意识、政治权力关系、商业和经济利益、强国方针、社会改革、民族心理、欲望和恐惧、社会性别构造等等的丰富的语义场,成为相当核心的中国政治、经济、历史和精神文化的象征符号。《危险的愉悦》获得美国历史学会琼·凯利妇女史著作纪念奖,这是历史学会首次将此奖项授予写美国以外地区妇女历史的作者。
东莞扫黄?没用的 且不说它先天就是运动式的,所以娘胎里就注定长久不了。书里写了建国前几次扫黄,无一例外以官方难看失败告终。娼妓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避免的,是现代性的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之后有一次相对(这个相对也很值得怀疑)成功的扫黄,因为它改变了妓院得以繁...
评分人类的文字从一开始就受到了诅咒:当它们脱离言说的唇齿,变为实体的铅字时,一场对言说者无可奈何的叛逃就开始了,我们永远无法知道,被记录下来的文字在多大程度上保存了言说者的本意,与精确的逐字落实相比,从言说到文字的过程可能更的充斥着逃逸、耗损与丢失。 所以,诉诸...
评分关于民族国家与女性身体的论述所在有多,从今天看,本书的大体观点并无甚新鲜之处。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只为了“娼妓”二字拿起此书。 娼妓,是一个复杂的意象。 从身边想起,是在街旁游荡的夜莺,是倚门张望的发廊妹……她们代表了城市夜里的另一面,我...
评分这本书的正题取地很有意思,“危险的愉悦”,似乎反而成了副题“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的修饰了。实际上这个题目暗含了内文的结构——”愉悦“和”危险“。 所谓愉悦,就是寻欢作乐,在这部分,书列举了许多今天“体面人”不会再挂在嘴边的行话,虽然本书列为海外汉学...
评分“妓院会派娘姨到有钱人家的小老婆和大小姐处去租借钻石戒指和珍珠头饰[供妓女撑门面],这一举动颇有颠覆性,因为娘姨付的租金成了大户女人的独立经济来源。” p.80 这个事情我倒是头一次听说,非常有趣。 “妓院债务之重,引发了阴郁的政治比喻。一份小报形容某名妓‘恰似中...
胖胖
评分还是个福柯的问题。
评分全方位的好看……
评分最后一本大文献,这样奇奇怪怪地结了尾倒让人不舍了,“年轻人完全可以利用这样的一套知识来形成自己对旧上海的认识……”,大概我也算年轻人之一吧,一堆文献与我而言不只是重构而根本就是新构对上海的认知或者想象。想起两年前躲在角落里看的《榴莲飘飘》,妓女是我一直很不喜欢的议题,危愉其实也一样,不过说实在贺萧的路数的确奇怪,也难怪会受到各方非议。尽管她讨论的问题也有很多蛮有意思的地方,并且在某种意义上,在我看来作为软肋的她关于人民共和国以来娼妓问题的讨论确实为以“温故上海繁华”的方式来开启降至当下的城市社会史的思考提供了生长点...
评分还是个福柯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