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克莱因,美国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研究所的荣誉教授,曾任《数学杂志》的副主编,《精确科学史档案的主编,它的著作还有《西方文化中的数学》、《古今数学思想》等。自从欧几里得建立了现代数学的明确模式以来,他是比任何人都更好地理解了数学的思想家。
[ 以下采访是1981年Omni前执行主编弗兰克·肯迪格在克莱因教授位于纽约大学的办公室里进行的。] 文章转载于公众号[“哲学园”] OMNI:你的新书非常受欢迎,尽管它的主题很复杂。你认为这本书的成功和它的副标题“确定性的消失”有关系吗? 克莱因:是的,我当时给了牛津大学出...
评分我终于看完了这本书,《数学简史》豆瓣9.2,名副其实。关于这本书,我有好多感悟。 作为一个一直觉得数学是人生最大遗憾的人来说,在我看各种高新科技的过程中,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跟着高中生,重新学一遍高中,大学的数学。因为不懂这个的话,一个人认知的天花板,就是现有...
评分说实话,昨天彻底合上这本书,确实有一种很强的成就感。毕竟这本书已经在我的枕边躺了将近一年(考研后1月底开始看的)。而今天在看《统计学习方法》一书的时候,面对一个偏积分问题,面对数学我心中莫名的闪动着一种开心的感觉。我相信这种感觉肯定是M·克莱因的这本书...
评分高考68分的我只敢鼓起勇气读第十章。拉康体系结构从弗雷格那里吸收了很多,便想去撩一撩这个数学史..=..三分钟后,算了,就找找弗雷格吧,好,(翻页.....)逻辑主义和直觉主义其实是使用了全然相反的方法但都是为了证明数学的确定性,早期的逻辑主义者,特别是弗雷格和罗素,相...
评分人做事总有个目的,什么是做数学的目的? Kline这本书的脉络很清晰。长久以来,数学被视作真理,拥有无与伦比的确定性,然而关于数学基础的讨论终于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我们的错觉。那么,追求真理就不再可能是做数学的目的,现实世界才是数学的根基和归宿,因为唯有这种观点...
我终于能理解所谓“确定性的丧失是什么意思了”。“确定性的丧失”意义在于思考变化,思考变化的consequence,思考可控的变化,而非静态确定的数量。这种思维的飞跃,是现代数学带给科学哲学的宝贵礼物,可惜不是所有人能欣赏到。
评分能把“家丑”如此坦然地对 the general public 公开,M. Kline 确实拥有比一般数学家更广阔的眼界。在数学史方面作了一个很好的叙述,尤其是略带八卦的笔调常常使人会心一笑。最为出彩的还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数学作为一种(与绘画、音乐等并无本质差异的)人类创作活动的存在,以及几千年来一直被理想化的“数学王国”的崩塌。这与我所期待的结论一致。
评分挺有意思的艺术史
评分我终于能理解所谓“确定性的丧失是什么意思了”。“确定性的丧失”意义在于思考变化,思考变化的consequence,思考可控的变化,而非静态确定的数量。这种思维的飞跃,是现代数学带给科学哲学的宝贵礼物,可惜不是所有人能欣赏到。
评分Wonderful casual math history book.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