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赖特 美国《新共和》杂志资深编辑,也为《大西洋》月刊、《纽约客》杂志和《时代》周刊撰稿。此前曾为《科学》杂志撰写科学、科技和哲学文章,并获得国家杂志奖。他的第一本著作《三个科学家及他们的神:找寻资讯时代的意义》,获得国家书评奖的提名。《性·演化·达尔文——人是道德的动物?》一书甫于1994年出版,即荣登《纽约时报》年度畅销好书书榜,并以9种文字刊行世界各地,深受瞩目,1997年荣登《时报·开卷》年度十大好书(台湾)。
是不是非赢不可?继《性·演化·达尔文——人是道德的动物?》之后,罗伯特·赖特的又一创新力作。
人类,是不是非要争个你死我活,还是要深植在互相依存的非零和网络中?毁灭或互利,你的选择!
博弈理论早就了,也已用脑模拟来验证过互惠利他理论,但将视为天择的“游规则”却是本书独具之创意。作者从生学、人类学、历史、文化发展史等领域,广征博引,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空中思考全球化影响。本书生动有趣、述博大精深、文笔却清晰易懂。
赖特是要找出驱动人类历史和生物演化的力量,他找到了一个“非零和”动力。他以为,是非零和推动人类社会、生命体进化得越来越复杂和高级。那么,首先一点,这个“非零和”是什么东西?他的这个“非零和”,是取自博弈论中的一个术语。零和,就像人们打麻将赌博,有人赢就必有...
评分看有关“博弈”的书的时候,内心总是会先博弈一场,总有一个懒散安逸的“我”阻挡着前行,而最终还是一个勤奋好学的“我”战胜了懒惰,不过好像这只是一个零和博弈。而赖特在这本书的观点就是推动这个世界发展的都是非零和。这本书的结构很像《枪炮、病菌与钢铁》,还有《人类...
评分人类战争是愈演愈烈吗?我的回答是:当然了。20世纪,人类打了两场世界大战,死了几千万人。我们熟悉细节有南京大屠杀,纳粹屠杀犹太人这样的骇人听闻的罪行。而以前的冷兵器时代,哪里有这么大规模的杀戮,远的不说,我最近看《明朝那些事儿》皇太极也就有20多万的兵打败李自...
评分在看其他人评价以前,我一定要先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首先说,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力是很大的。它引起了我的想象,世界是否真的是由数学构成的。书虽然是以历史顺序展开,但是在每段历史的叙述涉及了不同的领域,这些观点值得我们探讨。 首先,作者提出了假设:1.无意识...
作者以博弈论诠释生物和文化的演进历程,指出优胜劣汰的无情现实迫使生命体不断建立双赢的互动关系,走上复杂化演进的不归路。生物演进导致人类的产生、人类组织的演进导致了文化的产生、文化的演进使地球形成一个统一的大脑。书中反复阐明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人类乃至生物的演化是有方向性的,方向就是“非零”non-zero(收益)的增加。
评分去云南的时候带上了这本书看,感觉真是带对书了。作者的知识非常渊博,用非零逻辑来解释了人类社会从荒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变迁,也包括生物界的现象,阐述得非常有道理,让我获得一种全新的视角。
评分原始社会中那种暴力屠杀,是在个人或者少数人之间展开的,也就是一种“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暴力”。而以国家为主体的战争出现以后,变成了两伙人互相厮杀,当然战场上的情况更惨烈。这只是一个面,它的反面是:两伙人各自内部建立起了非暴力合作关系,不再互相厮杀了。 这个变化,意义极为重大。这意味着一个重要的规律:战争实质性提升了人类组织内部的合作水平。 战争不仅是一种倒逼人类内部团结的压力,它还是实实在在的人类文明跳跃式上升的转折点。 战争实际上是人类历史每一层级合作不可或缺的前奏曲。战争越打越大,合作层级也就越来越高。封建贵族的战争,促成了民族国家。民族国家的战争,促成了大洲范围的一体化。欧洲、美洲、亚洲渐渐都在一体化。本层级合作秩序建立完善以后,这一层级的战争基本也就被抑制了。
评分总之一切为了生存,还有更好地生存
评分听说过零和博弈,没有想到非零往往是种族之间、国家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所存在的一种最复杂最普遍的形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