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赖特 美国《新共和》杂志资深编辑,也为《大西洋》月刊、《纽约客》杂志和《时代》周刊撰稿。此前曾为《科学》杂志撰写科学、科技和哲学文章,并获得国家杂志奖。他的第一本著作《三个科学家及他们的神:找寻资讯时代的意义》,获得国家书评奖的提名。《性·演化·达尔文——人是道德的动物?》一书甫于1994年出版,即荣登《纽约时报》年度畅销好书书榜,并以9种文字刊行世界各地,深受瞩目,1997年荣登《时报·开卷》年度十大好书(台湾)。
是不是非赢不可?继《性·演化·达尔文——人是道德的动物?》之后,罗伯特·赖特的又一创新力作。
人类,是不是非要争个你死我活,还是要深植在互相依存的非零和网络中?毁灭或互利,你的选择!
博弈理论早就了,也已用脑模拟来验证过互惠利他理论,但将视为天择的“游规则”却是本书独具之创意。作者从生学、人类学、历史、文化发展史等领域,广征博引,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空中思考全球化影响。本书生动有趣、述博大精深、文笔却清晰易懂。
在看其他人评价以前,我一定要先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首先说,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力是很大的。它引起了我的想象,世界是否真的是由数学构成的。书虽然是以历史顺序展开,但是在每段历史的叙述涉及了不同的领域,这些观点值得我们探讨。 首先,作者提出了假设:1.无意识...
评分写得很好的一本书。与斯图尔特的演化朝更大的复杂性、智能和最终的人类全球一体化方向进展一样,以复述人类历史为基础,它详尽阐述了一个类似的主题。——弗朗西斯•海拉恩 《非零——人类命运的逻辑》(Non-Zero. The Logic of Human Destiny) (Pantheon Books, 2000)
评分非零和时代的副标题是人类命运的逻辑,而失控的副标题是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看了这两本书,让本人视野一亮,原来进化可以被研究的这么透彻。 以下是本人借着文中的例子来做一番简短的描述,尽力把全文的核心勾画出来: 非洲南部的一个原始部落靠狩猎长颈鹿...
评分看到本书的谜一样的东方的章节,原来中国没有产生现代文明和自然选择有关,挺合理的解释,很厉害的分析,于是本人就做个笔记(借用一些书中的语句): 蒙古人占领中国,继承已经成型的帝国,并将疆土扩充到东欧,确保商路安全,使得亚欧各国互通有无,联系紧密。而明朝统...
评分这是全球脑小组主席弗朗西斯·海拉恩推荐的一本书。 http://www.globalbrain.cn/cn/article.php/568 书的开头有些沉闷,讲了很多古代的狩猎社会。直到中间时,才开始探讨全球脑思想以及超级有机体、文化因子(meme)等概念,读起来逐渐变得令人振奋。 总之,这是一本好书!
作者野心很大,但是薄薄一本书不足以找出人类命运的逻辑。非常有趣,还是推荐读吧。
评分非零和的持续成长和持续实践,从原始时代生物发展到信天互联网的过程中,决定了生命历史的方向。
评分总之一切为了生存,还有更好地生存
评分好吧..
评分人类文化的进化过程就是愈来愈走向“非零和”。“随着历史演化,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在跟越来越多的人一起参与非零和游戏,相互依赖的范围随之扩大,社会复杂性的深度与广度同时随之增加。” 一个会思考的人,总能清晰地区分两个视角,个人视角和上帝视角。个人视角看微观,上帝视角看全局。个人视角分对错,上帝视角看趋势。个人视角看应然,上帝视角看实然。在个人视角看来,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结果的原因,在上帝视角看来,一切都是做对了什么事情的结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