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爾·波德萊爾(Charles Baudelair, 1821-1867),法國詩人。作品有詩集《惡之花》和散文詩集《巴黎的憂鬱》,另寫有大量文學和美學論文。他被認為是使歐洲人的經驗方式和寫作方式發生重大變革的作傢,他的美學理論在詩歌和藝術史上是一個重大轉摺點,是現代主義各流派靈感與理論的不盡泉源。
郭宏安,1943年生,吉林省長春市人,原籍山東萊蕪縣。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係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外國文學係。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任該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比較文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作傢協會會員。
写《恶之花》的著名诗人波德莱尔喜欢逛街。有一天他在巴黎街头游荡,忽然,有如一道闪电掠过,一位美女进入他的眼帘。诗人惊艳,并渴望惊艳变成艳遇,然而美女只是瞟了他一眼,就擦身而过。留下落魄的诗人,痛苦地写成下面这首诗: 《给一位过路的女子》 喧闹的街巷在我周...
評分作者:彦彦 完成于2004年5月 “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则是一种有声的画” ——西蒙尼德斯(Simonedes,希腊抒情诗人) 当画仅仅是颜料,音乐仅仅是音符,诗歌仅仅是文字时,那莫过于一件再悲哀不过的事情了。在一个BBS...
評分波德莱尔的诗让我开心。很久没有抱着一本书可以不由自主地笑起来。看着里面的有如孩子一般的文字,仿佛在字里行间阅读童趣。我一头扎进去,去看别人对他的评价,看他的诗,看他的身世过往,就这样几个小时就过去了。挑着翻阅他的诗,顺便也去记住他的几位情人的名字,不过多年...
評分随雪崩一起坠落 ——《恶之花》中的女人 一、在对你的吻中无休无止地报复——作恶者 波德莱尔六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卡罗林·杜费斯改嫁欧比克少校,此时波德莱尔68岁的父亲约瑟夫·弗朗索瓦的服丧期尚未满。这一事件给幼小而内心敏感的波德莱尔造成了持续一生的影响...
評分这个图真是神了! 我们都看过比亚兹莱的恶之花插图,我觉得可以说表现出了恶之花的“邪魅”;比亚兹莱华丽唯美且诡异的画风很好的诠释了波德莱尔诗中那种“恶之美”,堪称经典。唯一遗憾的是图量太少,完全不能匹配这样一架构造宏大的恶之史诗,我深感为憾! 直到我看到这个版...
La nature est un temple où de vivants piliers. Laissent parfois sortir de confuses paroles. L’homme y passe à travers des forêts de symboles. Qui l’observent avec de regards familiers.
评分大三在商務筆譯課上偷偷念波德萊爾的詩,朋友說是法語嗎好好聽,是格外美好的迴憶啊。仍然看不懂但隻要讀齣來就覺得,太美太美。À une passante第一百次治愈瞭我破碎的心。(波德萊爾曾考慮過的詩集名之一是Les Lesbiennes誒)
评分波德萊爾對我來說是動態的,我一直在發現著他
评分超過理解能力瞭,過些年再試試。
评分翻譯為惡之花 感覺不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