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野夏生
1951年生於日本石川縣金澤市。
1993年《濡濕面頰的雨》(台英社)第39屆江戶川亂步獎。本作為日本女性冷硬派小說之濫觴。
1997年《OUT主婦殺人事件》(台灣東販)第51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
1999年《柔嫩的臉頰》(皇冠)第121屆直木獎
2003年《異常》(商周)第31屆泉鏡花文學獎
2004年《殘虐記》第17屆柴田鍊三郎獎
同年《OUT主婦殺人事件》獲得美國愛倫坡獎最佳小說部門提名,雖未獲獎,但已創下日本推理作家的新紀錄,國際聲譽扶搖直上。作品風格銳利、冷酷,為日本的犯罪小說帶來了全新的潮流。其他尚有《被天使捨棄的夜晚》、《光源》、《玉蘭》等代表作。官方網站 http://www. kirino-natsuo.com
誘拐。監禁。謎團重重的一年。失蹤作家留下的原稿,描述了令人震驚的故事──25年前的少女監禁事件,從被害者的記憶中奔湧而出,只有綁架犯與被害者才了解的「真相」……
「……我的妻子原名北村景子,10歲時曾遭到綁架,還被囚禁長達一年多。案件最終得以偵破,犯人被捕,妻平安回家,事件算是告一段落。妻在國中時在外地求學,因此沒有人知道作家小海鳴海曾是綁架事件的受害者。據我所知
,她對此事也是絕口不提……漫長的二十五年過去了,出獄的綁架案犯人似乎為了贖罪,寄給妻一封信。我禁不住悲哀地認為就是那封信打開妻子封存多年的記憶閘門……我方才讀完妻子留下來的手稿《殘虐記》,仍不明白信中的哪句話觸動了她,突然讓她回想起那次事件並因此離家出走、不知去向?……」
记得以前有个联想电脑的广告词有这么一句——“如果人类失去联想会如何?”大致就是这个意思吧,但看完这本《残虐记》,我却觉得人类会联想也是另一种悲哀。 在桐野夏生的笔下,事件的真相看似渐渐浮出水面,实质上却是一步步地将读者导向无尽的想像深渊,当残酷的现实被揭露...
评分写这个书评,只是为了研究K市和M市的原型。 在桐野夏生的书里经常出现以头文字为名称的地点。 我就是比较喜欢打破砂锅,就算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目前,我觉得K市是柏崎市(Kashiwazaki-shi)。 M市是妙高市(Myoukou-shi)或者村上市(Murakami-shi)。 如果是前者,那么M市中...
评分我也到了可以脸不红心不跳、光明正大地翻看“小黄书”的年龄了呢。 对,是“也”。 20几岁的老女人哪个没看过的,直接找个窗往下跳吧。 “《残虐记》里十岁少女所受的创伤是巨大的,肉体与言语暴力、胁迫、监禁、软虐待……这些发生在被囚禁的一年多时...
评分首先我们需要一个精确的、关于“互文性”一词的定义。 曾经茱莉亚•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在谈论符号时如是说: „Jeder Text baut sich als Mosaik von Zitaten auf, jeder Text ist Absorption und Transformation eines anderen Textes.“ (任何文本皆由引文拼...
故事意外很短,监禁之事也只占了小半的篇幅。本作的美妙在于小海的想象,随着事件的发展而不断变幻的想象,和并不充分的两部小说间互文的可能性。但缺乏与全书基调所相符的妖冶气息。极度期待警官的戏份和对“几可乱真之想象”的展开。作中作的意图过于明显,弃之可惜。很可惜的张力本该极强的架构。
评分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一群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患者
评分桐野實在是其間惡意的見證者,對筆下人物豪不留情,但此作寫來急速而缺蘊釀,主角自我解釋心理狀態顯得太直白,而開放結局令人難以滿意。不過她的文學世界非常值得探索。
评分一开始比较平淡,好像很简单的故事,感觉上50页就能把这个故事说清楚。没想到越看越深,之前所有的印象都被颠覆了。桐野的书这是看过的第二本,同样的黑暗,在人的心里
评分后半段处理不好,过于追求猎奇和出人意料,人物太符号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