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岛由纪夫(1925-1970)是日本著名作家,怪异鬼才,“日本传统文学的骄子”,两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为该奖候选人。日本著名比较文学研究家千叶宣一认为三岛与普鲁斯特、乔伊斯、托马斯·曼齐名,是20世纪四大代表作家之一。美国的日本文学研究权威唐纳德·金认为三岛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天才作家”。
三岛在文学上探索着多种的艺术道路,集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于一身,特别是采取日本古典主义与希腊古典主义结合的创作方法,描写男性的生与死的美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是各方公认的。在美学的追求上,三岛着力于对深层心理的挖掘,从隐微的颓唐中探求人性的真实。
以生活为题材向艺术挑战,以肉体为本向精神挑战,这便是三岛作品的真正意义。
三岛主要代表作品有《金阁寺》、《潮骚》、《假面的告白》、《春雪》、《奔马》、《禁色》、《镜子之家》等。
本书是“三岛由纪夫文学系列”之一种,系《丰饶之海》四部曲之二。三岛由纪夫的后期创作美学核心由美与个两恶基本要素构成,表现生命力最大的均衡以及破坏这种均衡的力量,他认为恶是种不测的力量,对恶不仅通过形象,而且通过概念完成,进而确立起以意识形态为主体的文学模式。在本著中,这一特色得以充分体现。
这次的主角饭沼勋,胸怀民族危亡的尚武少年,虽然在内外在行动上都较他的前生松枝清显多得多,但同样也简单得多,比起暧暧昧昧、晦暗不明的松枝清显,通体透亮的饭沼勋纯粹得令人发指,而他对这种纯粹的沉迷又同松枝清显不愿让自己美丽的手指沾染上污垢的决心一脉相承,与本多...
评分——评《奔马》 文/蓦烟如雪 美国人称他为“日本的海明威”,他三次入围诺贝尔文学奖,也有文学研究家把他和《追忆逝水年华》的作者普鲁斯特、《尤利西斯》的作者乔伊斯、《约翰和他的兄弟们》的作者托马斯·曼一起,并称为20世纪四大作家。 他是谁?他是三岛由纪夫。 作为日...
评分38岁的本多,说自己和青春就像是比邻而居,过去的一切都那么清晰地历历在目,自己却好像躯壳一般没有激情地平静度日,理性客观地站在法律的高塔上俯瞰现世。 然后这样冷静客观中立的本多,偶然的场合遇到了清显的转世,于是在剑道美少年上场比赛的呼喝声中,他那理性的外壳崩...
评分38岁的本多,说自己和青春就像是比邻而居,过去的一切都那么清晰地历历在目,自己却好像躯壳一般没有激情地平静度日,理性客观地站在法律的高塔上俯瞰现世。 然后这样冷静客观中立的本多,偶然的场合遇到了清显的转世,于是在剑道美少年上场比赛的呼喝声中,他那理性的外壳崩...
评分从《春雪》到本部《奔马》,仍是那个被冠以清显和勋的“精神内核”的持续进化。上一部是因“纯粹性”而发的自然行为却是无激烈的柔弱的死。本部是捍卫“纯粹性”并冲破纷乱干扰成就了孤绝刚毅之死。同秉“纯粹性”的质,内核却在逐步走向成熟明确。
实在太喜欢这一本!最初觉得“神风连”有种日本义和团即视感,可看着看着根本批判无力,直接洗脑。看到这里觉得本多像是同为法律系出身的三岛本人“理智”部分的分身,最开始还劝说阿勋的偏执,最后为他“可能不能实现理想”而惋惜。理智被美、纯粹的激情、危险的冲动一步步诱惑着,最终也随之沦陷。我相信勋最后的法庭陈述应该是三岛的心声,最后毫不理智花样作死也如出一辙。忘不了这个结尾。(另外这个95年的老版,开头叶谓渠先生那篇长长的代序写得极好,是我看过的对三岛最深刻到位又客观的解读)。
评分杀人不过头点地,对一个被安排在二十岁前必死的少年,所谓的知行合一是否难了一点?
评分像所有长篇,开篇是比较沉闷的陈述。情节接《春雪》,开始提到轮回概念时觉得阿勋应该会被三岛写死,果然如此。。。年轻而决绝的生命在三岛笔下散发出惊人的魅力,让我能有机会领略一个暗潮涌动的近代日本。“就在刀刃猛然刺入腹部的瞬间,一轮红日在眼睑背面粲然升了上来。”——跟随三岛笔触,这类充满色彩的描写随处可见。三岛由纪夫的暴与烈,可见一斑呐~
评分决定给丰饶之海的四本分开记一下,原因之一就是我实在太喜欢第二部奔马了,也总算是切身体会了一回三岛的暴力和美感。本来春雪读的第一个唐月梅的版本让我倒足胃口,清显的那种纯粹和爱,即便是现在想起也是丝毫不能参透半分的。可是奔马里,借着本多的视角,转生的炸弹引爆,少年的青春和渴望死与泥的角力,这个张力被三岛拉到了极限,再贯穿以本多对清显的反思与困惑,整个故事太漂亮而平稳。许金龙的功力也非常出众,三岛的美感非常足。那最后一句,“就在刀刃猛然刺入腹部的瞬间,一轮红日在眼睑背面粲然升了上来”,真是震得我良久不能言。
评分作家出版社的老版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