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四部分组成,是世界著名电影理论家克里斯蒂安·麦茨的理论集,他以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原理和模式为依据,结合电影符号学,全面解释了电影机制主体观看过程和主体创作过程的心理学,是第二符号学诞生的标志,也是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的代表作。他的电影符号学已被公认达到了世界电影理论的颠峰。
克里斯蒂安·麦茨,1931年生于法国,1953年获德国文学文学士,从1966年开始在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任教,1971年获语言学博士学位。罗兰·巴特的学生。在巴黎大学讲授过克拉考尔的电影理论。后来为巴黎三大影视研究所教授。麦茨是充满理想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迄今为止最深刻的电影理论家。
读过英文版,不过没看完,因为急着写论文用,现在回头来看中文版,感觉翻译上有点问题,可能是我自己看的时候并未斟酌每一句要怎么翻译所以也不够严谨吧。 至于麦茨的理论本身,我感觉受到拉康的局限,细致化的表面之下更多的东西难以挖掘到。 第二电影符号学本身就是一个映...
评分一本相当不错的书。 当然继续遵循的,是西方传统心理学的主流路线。 语言很谨慎,下定论不是那么武断,比那本什么什么来着?强得多了去了。 如果能耐下心里,仔细钻研一下,相信会有丰富的收获。
评分Ctrl+C 而来 在米特里之后,电影理论应当进入“第二时期”,从全面的、概括性的研究转入精确的、科学性的局部的研究,即建立结构主义-符号学电影理论。 在电影研究中把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相提并论,一是因为,一些结构主义者,如麦茨、 P.沃伦、 B.尼柯斯、U.艾柯和克莉思托娃等...
评分不要再为看过成千上万部电影而得意洋洋啦 不要再强迫自己不停的扫荡imdb排行啦 据分析,你已经患上了严重的窥淫癖和恋物癖 哈,原谅我开头危言耸听的玩笑 其实还没开始看,只是准备要看,而做做功课 博士就是博士,听博士师姐解读《想象的能指》 果然有见地,听得我时而云山雾...
评分翻译糟透了,但是可以想见原本大概也是走的言语晦涩的路子。其实倒也谈不上晦涩,只是感觉作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写的什么啦(——叔本华如是说)。不过里面的核心的概念还是很有趣的,即:电影作为一种语言,影像也并非是影像那么直白、简单。在影像的下面,是一层又一层的文化...
: J90-05/5441
评分反正我是看不懂
评分: J90-05/5441
评分开始读的时候我还是比较怀疑我的学术智商的,但读到最后的翻译索引时,我稍微释然了一点点。
评分其实还可以,时代产物。年轻时候觉得土&过时,成年人才有耐心体会理解他人的问题感和历史处境XD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