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璇,河北香河人,著名学者、散文大家。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在天津中学、保定中学任教,后到北京大学任教,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现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直至1997年。
张中行治学61年,上世纪80年代开始散文创作,出版散文集《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说梦草》、《顺生论》、《流年碎影》等,另著有《文言与白话》、《文言津逮》、《诗词读写丛话》、《佛教与中国文学》等,收录于《张中行作品选》(八卷,共406万字)。主编及参编的著作有《文言常识》、《文言文选读》(三册)、《古代散文选》(三册)及中学通用语文教材等。
这本书其中所写都是作者自己的有关人生的所想,所想是什么呢?简单也简单,是我们有了生,生有没有终极意义或价值,不知道;但有天赋的好恶,如没理由地觉得活比死好,乐比苦好,这是命定,或说性;已定,抗不了,一条简单的路,也许竟是合理的路,就成为,顺着开命的所定活下去,即本书所谓的顺生。
第一分 天心
第二分 社会
第三分 己身
孟子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警如生在簪缨之家还是贫困之家无法选择,“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想长生久视更不可能,即天命不可违,《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这天命是什么?不知道,只好不问。故《庄子》也有“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评分——《顺生论》读后感 断断续续,终于读完了《顺生论》。总的来说,它不是一本波澜壮阔的书,相反,它平静到极致,但却不时给你以启发。古语云:文如其人。张中行先生应该也是以这样的态度来处世的吧。 每每在临睡前阅读这本书,因为它能让你焦虑的心安静下来。 ...
评分大约是在九六年吧,我读到了张中行先生的《流年碎金》。 记得那天在书市乱逛,无意识地瞄到了这本书,因为之前看过张中行先生的《禅外说禅》《作文杂谈》,所以看书的作者是“张中行”就买了回来。 之前虽然看过《禅外说禅》,但当时我对这部书并不“感冒”——觉得这是...
评分——《顺生论》读后感之二 恕之 读张中行先生之《顺生论》,涉及到关于欲与求的精辟分析,深受启发: 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不妨老老实实地承认之,恭恭敬敬地对待之。 追求欲望实现的基本规则是:要客观面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所处的阶段与环境,切不可...
评分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 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 这本书让我迷茫消极了好一阵子 估计是功力太浅,在因果关系的认同下,陷入了宿命论的怪圈,虽然读了几遍,依旧没发回避
高中时读
评分不怎么样,不过很诚恳
评分终于买到了这本书,呵呵!
评分论人生的部分朴实无华,论社会的部分观点陈旧 ,文笔简洁,总体思想无大错,对一些基本问题有梳理之功,胜过绝大多数中国思想家。建议成为中学生课外读物。
评分现在看来似乎隔靴搔痒,老生常谈,在当时却是有重要启蒙价值的大书!张老说过:不该说而说了,是失言,该说的没有说,是失人。以80多岁高龄,为后人留下宝贵遗产,让中华文脉不断,大功德一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