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璇,河北香河人,著名学者、散文大家。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在天津中学、保定中学任教,后到北京大学任教,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现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直至1997年。
张中行治学61年,上世纪80年代开始散文创作,出版散文集《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说梦草》、《顺生论》、《流年碎影》等,另著有《文言与白话》、《文言津逮》、《诗词读写丛话》、《佛教与中国文学》等,收录于《张中行作品选》(八卷,共406万字)。主编及参编的著作有《文言常识》、《文言文选读》(三册)、《古代散文选》(三册)及中学通用语文教材等。
这本书其中所写都是作者自己的有关人生的所想,所想是什么呢?简单也简单,是我们有了生,生有没有终极意义或价值,不知道;但有天赋的好恶,如没理由地觉得活比死好,乐比苦好,这是命定,或说性;已定,抗不了,一条简单的路,也许竟是合理的路,就成为,顺着开命的所定活下去,即本书所谓的顺生。
第一分 天心
第二分 社会
第三分 己身
——《顺生论》读后感 断断续续,终于读完了《顺生论》。总的来说,它不是一本波澜壮阔的书,相反,它平静到极致,但却不时给你以启发。古语云:文如其人。张中行先生应该也是以这样的态度来处世的吧。 每每在临睡前阅读这本书,因为它能让你焦虑的心安静下来。 ...
评分——读《顺生论》有感 恕之 读张中行先生之《顺生论》,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觉。然而,诚如先生说言:世间的道理,知不易,行更难。何不信顺生之道理,尽向善之人事。 张先生以下的论述非常有趣,摘录在此,供大家把玩: 性虽然没有善恶,我们也还可以考...
评分张中行老先生是个老实人,我这样说,大概有些不恭敬,不过,如果他不是那么学问的话,一定是院子里悠闲坐着,不喜多言,不爱逗别人家孩子,但享受下午阳光怡然之情溢于言表的慈祥老爷子。 其实我知道他很晚,第一次买了他的《诗词读写丛话》,还仅仅在博客上简单提了一笔,作为...
评分终于读完了。 10多年前,同学给介绍这本书,当时不成熟,心浮气躁,读不下去,但觉得思路清晰,逻辑性很强,没来由地觉得深奥,为此一直耿耿于怀。 最近几个月抽闲粗略读了一遍,比较认同关于自我成长方面的内容,对于那些有“指点江山”意味的篇章,简单地说,不喜欢,不...
评分——《顺生论》读后感之二 恕之 读张中行先生之《顺生论》,涉及到关于欲与求的精辟分析,深受启发: 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不妨老老实实地承认之,恭恭敬敬地对待之。 追求欲望实现的基本规则是:要客观面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所处的阶段与环境,切不可...
率性自然,是为顺生。
评分这其实是一本哲学书,还带一点自传性质。还是一本解构书,把儒家传统的“舍生取义”精神彻底瓦解掉了。难怪那些老八路对此书强烈反对,他们问:“难道我们当年奋起反抗日本鬼子的侵略都错了?”但是,这书对和平年代的人们有益!
评分随便翻了翻,有点教科书式,不甚喜欢。不过内容很全。
评分率性自然,是为顺生。
评分“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