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许多人对中国近现代绘画没多少了解,他们当然听过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张大千的名字,可是对这些名字代表的风格、经历、成就以及恩怨就茫然无所知了。我觉得,对这一部分读者来说,《画坛点将录》可以当成一本“画坛八卦录”来看。因为作者对近现代名家非常了解,又放言无忌,所以我们就有幸读到这样的话———“我看到的刘海粟的文章百分之九十都是假话”。当年,陈传席的这一系列品评初在《江苏画刊》等杂志上发表时,曾引起轩然大波,现在所有文章汇集成书,揭露的丑事就更集中了:张大千是造假冠军,刘海粟曾入“文化汉奸”之列,溥心畲的双料博士学位都是编出来的……我相信,多数人读完了这书,对大部分“绘画大师”的崇拜就幻灭了。
陈传席,江苏睢宁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特殊贡献专家,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美院客座教授。曾任美国堪萨斯大学研究员。曾组织中国美术界第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组织全国36家博物馆(院)明清绘画联展。1986年赴美国从事明清中国画研究和考察美、日、英所藏中国古代艺术遗迹。回国后,从事艺术史和文学史研究,出版《六朝画论研究》、《中国山水画史》、《中国绘画美学史》、《中国紫砂艺术》、《弘仁》、《明末怪杰》、《现代艺术论》、《精神的折射》等著作36部,发表学术性文章500余篇,据《美术》公布,陈传席的艺术史论研究强度居全国第一名。已指导16个国家的留学生和高级进修生,同时教授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其散文作品被收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散文大系》,其绘画作品被收入《中国绘画年鉴》。出版过《陈传席文集》(5卷本)、《陈传席画集》、《南窗臆语》,散文集《悔晚斋臆语》等。
过去陈给我们开中国美术史,全班20多号人全跑了,加上我只有五六人还在听他的课,因为我觉得好听。陈每逢冲动时总辅以手足来说明问题,比如讲到釜劈皴,总是要动手“斩”两下,还有一个磨灭不了的印象是他总不时地挤弄眉梢,让人觉得里头需会意些什么才好。 我们也不下...
评分陈传席现在是人大的老师,去年我上了他一个学期的课(中国美术史专题),有几个朱青生的研究生也在旁听。老陈讲课真是“别开生面”“手舞足蹈”,很有激情的,知识量也大。不过苏北口音太重(还有点鼻音似乎有鼻炎),一开始还真有点不习惯。
评分过去陈给我们开中国美术史,全班20多号人全跑了,加上我只有五六人还在听他的课,因为我觉得好听。陈每逢冲动时总辅以手足来说明问题,比如讲到釜劈皴,总是要动手“斩”两下,还有一个磨灭不了的印象是他总不时地挤弄眉梢,让人觉得里头需会意些什么才好。 我们也不下...
评分过去陈给我们开中国美术史,全班20多号人全跑了,加上我只有五六人还在听他的课,因为我觉得好听。陈每逢冲动时总辅以手足来说明问题,比如讲到釜劈皴,总是要动手“斩”两下,还有一个磨灭不了的印象是他总不时地挤弄眉梢,让人觉得里头需会意些什么才好。 我们也不下...
评分过去陈给我们开中国美术史,全班20多号人全跑了,加上我只有五六人还在听他的课,因为我觉得好听。陈每逢冲动时总辅以手足来说明问题,比如讲到釜劈皴,总是要动手“斩”两下,还有一个磨灭不了的印象是他总不时地挤弄眉梢,让人觉得里头需会意些什么才好。 我们也不下...
快意恩仇,过瘾。
评分曾经过于影响我
评分一瓶不满 半瓶咣当
评分"书非借不能读",如此感觉很深。一天时间就读完了,是因为不是自己的书。书中之长在于论画不离人,亦不因人废"画";且此书重"通今"。其短在于,既曰"点将",何以不按点将之范式?另,此书好比,褒一人必贬一人;此书还短"博古"。当然,现当代画坛处于"变法"之中,如何"包前孕后"固然十分重要;但博前人之众家所长又绝非只能是"匠",甚至"工"。不过,此书总体上是没有以为的那么"坏"的,我甚至赞同其中百分之八十的观点。只是,陈氏言其能别真假石涛,我又是不信的。该书通过褒扬齐白石,而宣扬了一个"意高于法"的观点。同时,比如潘天寿这类,作者也给予了较为客观的评价。黄宾虹么,反正我一直自认才疏,看不进去。刘海粟作者着墨太多。于非闇既然写了,就又显得太吝啬墨水了。没写谢稚柳不知为何。
评分快意恩仇,过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