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朴(1872~1935),原名曾朴华,字太朴,后改孟朴,又字小木、籀斋,号铭珊,笔名东亚病夫。1872年3月1日生,江苏常熟人。光绪十七年举人,曾任中书舍人,后入同文馆学法文。1903年到上海,与丁芝孙编辑《女子世界》。1904年,与丁芝孙、徐念慈等创办小说林社,任经理。并创作小说《孽海花》。1907年,创办《小说林》月刊,先后著译小说多种。同年7月,增设宏文馆、美术馆,专营学校参考书及文教用品等。清末参加预备立宪公会,一度为两江总督端方的幕僚,后以候补知府分发浙江。辛亥革命后曾任江苏省议员、财政厅长、政务厅长等职。1927年,在上海创立真美善书店,从静安寺迁棋盘街,和邵洵美的全屋书店为邻。出版《真美善》半月刊,致力于法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与郁达夫、阿英、邵洵美、徐志摩等时相过从。郁达夫称他是"中国新旧文学交替时代的一道大桥梁","二十世纪所产生的诸新文学家中的一位最大的先驱者"。1935年6月23日逝世。著有《孽海花》、《鲁男
在中国小说史上,《孽海花》是一部当之无愧的文学名著。它的出版,曾于20世纪初期的文坛引起轰动,在不长的时间里,先后再版10余次。专家的评论亦颇为热烈,一代古文大师、著名外国文学翻译家林琴南,对之推崇备至,"叹为奇绝"。鲁迅对此书亦多有褒扬。然而,不同的声音亦复有所闻:胡适以为:"《孽海花》一书……但可居第二流"。一部小说不仅引起一般读者的广泛兴趣,以至一版再版,并且招来诸多文化名人评头品足,这确乎是一件极有趣的现象。我们今天的读者,尽可以放开自己的眼光去鉴赏,去评判!
中国的现代化,似乎是一个超出想象的复杂的过程。这种复杂,似乎也不仅在于过程本身的曲折。比如至今尚不能算完成的过程,不断提出的问题,完全不同的阐释体系;每一个不确定因素,都在增加着这种复杂性。 当今的很多社会问题,往往与对过去的阐释紧密相关;但任何对过去的解释...
评分选择这本书是出于四大谴责小说的名头,但在拿到这本书以后,没有去深入的读简单的看了几页便觉得挺枯燥乏味的,单从我老说这本书实在引不起我对它的兴趣,杂乱的故事编排,就像是一堆辞藻的堆砌一样,言语生涩,很难引起我的阅读兴趣。
评分龚自珍天纵英才,他儿子龚孝琪也不简单,不但四书五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连当时人视为鸟语的英语都能说的极为顺溜。只是天妒英才,混的不是很好。最后直接连最心爱的小妾也养活不了,只好送走了事,还外带送了一批书画和金石古董。小妾本身风尘女子,现在又要出来混,没办法...
评分还能用的精炼表达(多为四字): 文从字顺 校正辑补 博通外务 道貌庄严(比道貌岸然中性,讥诮味大于批评味) 靓妆雅服 珠围翠绕 金马玉堂 蜂屯蚁聚 呕心挖胆 万事全休 过时但尚有趣味的百年前白话表达: 倒是个螓首蛾眉桃腮樱口的绝代佳人! 只见颤巍巍袅婷婷的那人儿...
评分选择这本书是出于四大谴责小说的名头,但在拿到这本书以后,没有去深入的读简单的看了几页便觉得挺枯燥乏味的,单从我老说这本书实在引不起我对它的兴趣,杂乱的故事编排,就像是一堆辞藻的堆砌一样,言语生涩,很难引起我的阅读兴趣。
感觉还可以 只是我好像没理解到精髓!
评分福楼拜曹雪芹肉灵一致鲁男子;傅彩云李莼客文采斐然孽海花。
评分线索不是一般地庞杂,模糊的主线经常被丢开好久。
评分所谓的穿花的结构,真的能将一部平庸之作变为杰作吗?感觉此书在当时的风行,是否有因为时新、黑幕小说的因素在内?
评分所谓的穿花的结构,真的能将一部平庸之作变为杰作吗?感觉此书在当时的风行,是否有因为时新、黑幕小说的因素在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