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念群
1964年1月生于北京,杨度之曾孙。1981-198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学习,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1988-199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学习,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5-1996年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高级访问学者;1997年为香港通风山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1998-1999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析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任访问学者。2000年10月,赴英国伦敦参加“中国文化研究的新方向”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年赴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任访问学者。主要著作有《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之比较研究》及《杨念群自选集》等,目前主要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和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研究。
《空间·记忆·社会转型》:社会与文化丛书。《空间·记忆·社会转型》分为“空间:从传统到现代的建构”、“知识传承:东方与西方”、“历史记忆与中国基层社会”三编。
杨念群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定位为中国“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至于“精选”的方向、定位以及编者通过集中展示这十篇不同面向、不同学者所著的论文所要传达的隐信息,从杨念群的开篇《导论:东西方思想交汇下的中国社会史研究——一个“问题史”的追溯》就可玩味。...
评分杨念群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定位为中国“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至于“精选”的方向、定位以及编者通过集中展示这十篇不同面向、不同学者所著的论文所要传达的隐信息,从杨念群的开篇《导论:东西方思想交汇下的中国社会史研究——一个“问题史”的追溯》就可玩味。...
评分杨念群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定位为中国“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至于“精选”的方向、定位以及编者通过集中展示这十篇不同面向、不同学者所著的论文所要传达的隐信息,从杨念群的开篇《导论:东西方思想交汇下的中国社会史研究——一个“问题史”的追溯》就可玩味。...
评分杨念群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定位为中国“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至于“精选”的方向、定位以及编者通过集中展示这十篇不同面向、不同学者所著的论文所要传达的隐信息,从杨念群的开篇《导论:东西方思想交汇下的中国社会史研究——一个“问题史”的追溯》就可玩味。...
评分杨念群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定位为中国“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至于“精选”的方向、定位以及编者通过集中展示这十篇不同面向、不同学者所著的论文所要传达的隐信息,从杨念群的开篇《导论:东西方思想交汇下的中国社会史研究——一个“问题史”的追溯》就可玩味。...
无事件境 上学期读的时候很惊艳,觉得原来可以这样做。尽管书并没有读完。
评分有学科史意义又好看的文集。秦晖老师写文章真的学不来。
评分就为了看“无事件境”。
评分很有价值的一本文集,这套书里最后再出的几本就太无聊了
评分非常牛逼的文集,八位作者皆为一时之选。杨念群长序梳理社会史研究脉络,各家得失,若辨苍素;秦晖总结“关中模式”特征,程美宝解构“地域文化”迷思,梁治平追溯“习惯法”的历史呈现,杨念群考察“医疗空间”的时代转变,各擅胜场;压轴的“无事件境”篇最为惊艳,视角和结论都非常有穿透力;王铭铭、景军和应星的三篇历史人类学考察稍嫌理论先行。以上诸篇都做出了“地方性知识”的味道,国内社会史领域十五年前就做到了这个地步,叹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