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1891.12.17—1962.02.24),安徽绩溪人。学者,新文化运动领袖,对民国时期整个社会的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1910年官费留学美国
1917年归国任北京大学教授
1932年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长
1938年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
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1958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1962年2月24日因心脏病猝发逝于台北
自序
序幕 我的母亲的订婚
一、九年的家乡教育
二、从拜神到无神
三、在上海(一)
四、在上海(二)
五、我怎样到外国去
附录 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
胡适生长在有神论的家庭环境中,换言之,有神论的观点是他人灌输的。在这种情况下,当他通过自主求知在树上偶遇有神论的观点,是否会偏向于相信自己求知的结果?实际上,对他影响甚深的《资治通鉴》中范缜以为“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
评分读胡适《四十自述》 胡适在自序中首先提到了自己的“传记热”:深深地感觉中国最缺乏传记的文学,所以到处鼓吹朋友们写自传;而他自己则是开始写《四十自述》[注1]。我不能排除他在写传记文章(还有写日记、书信)时怀有这样的私心:期望...
评分 评分调皮的同桌,浪漫的天才,儒雅的斗士,孤傲的雅士,读完《胡适 四十自述》后会最想用这几个词来形容他;“读着读着就会笑出声来”是经常有的状态,在我有限的阅读中,这样的阅读状态还是第一次。 明明是六十多年前的私人回忆录,如今读起来依然会惊叹于作者思想的先进性,很多...
评分先生的风骨。
评分史料。然:逼上梁山?梁山?梁山?梁山?竟然是梁山。究竟是梁山。
评分1999年初版初印
评分史料。然:逼上梁山?梁山?梁山?梁山?竟然是梁山。究竟是梁山。
评分1999年初版初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