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

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阿雷恩·鲍尔德温
出品人:
页数:500
译者:陶东风
出版时间:2004-7
价格:44.3元
装帧:简裝本
isbn号码:978704015405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化研究
  • 文化
  • 文化理论
  • 传播学
  • 文学理论
  • 陶东风
  • cultural-studies
  • 教材
  • 文化研究
  • 导论
  • 修订版
  • 学术书籍
  • 社会科学
  • 人文研究
  • 理论探讨
  • 高等教育
  • 批判理论
  • 文化分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流行于英美大学的文化研究教材,它以规范的教科书形式、明白晓畅的文字相当全面地介绍了西方文化研究的主要概念、代表人物、重要流派,深入浅出,内容充实,图文并茂。涉及对于文化概念的理解、文化身份问题、文化与民族性问题、文化与性别认同问题、文化与权力问题、视觉文化问题、文化身体问题等等,几乎包括了文化研究的所有方面,非常适合作为教材来用。特别是在我国当前自己撰写同类教材条件不尚成熟的情况下,采用这个译本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本书是典型的教科书的写法,每章都有关键词的分析、主要理论家的介绍、主要理论流派的历史分析与内容介绍、参考文献等,突出知识的客观性与规范性,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善于把复杂的理论分为几个关节点加以阐释,易于学生掌握。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重要理论家列表
概念界定列表

前言:读者指南
鸣谢

第一部分 文化理论
第一章 文化与文化研究
1.0 导言
1.1 文化是什么?
1.1.1 带有大写“C”的文化
1.1.2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文化
1.1.3 过程与发展
1.2 文化研究中的议题和存在的问题
1.2.1 人如何成为文化的一部分?
1.2.2 文化研究如何解释事物的意义?
1.2.3 文化研究如何理解过去?
1.2.4 其他文化能被理解吗?
1.2.5 我们如何理解文化间的关系?
1.2.6 为什么某些文化和文化形式比其他的文化与文化形式得到更高的评价?
1.2.7 文化与权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2.8 “作为权力的文化”是如何被谈判和被抵制的?
1.2.9 文化如何塑造我们的身份?
1.2.10 概要性的例子
1.3 把文化理论化
1.3.1 文化与社会结构
1.3.2 意义的组织
1.4 文化研究

第二章 交流与表征
2.0 导言
2.1 语言、交流和表征
2.1.1 语言的属性
2.1.2 语言、文化和思想
2.1.3 萨皮尔-沃尔夫假设
2.1.4 社会语言学
2.2 符号和符号学
2.2.1 照片的符号学分析
2.2.2 罗兰.巴特:符号学和神话
2.3 广告和表征
2.3.1 广告的不同类型
2.3.2 对一幅巧妙娴熟的广告的符号学分析
2.3.3 广告和性别
2.3.4 促销文化
2.4 语言、表征、权力和不平等
2.4.1 语言和权力
2.4.2 语言和阶级
2.4.3 语言、种族和族性
2.4.4 语言和性别
2.4.5 作为文化的语言:作为权力的语言
2.4.6 言说的民族学
2.4.7 概述:作为交流与表征的语言
2.5 艺术与表征
2.5.1 约翰.伯格:油画、现实主义和资本主义
2.5.2 印象主义和现代主义
2.5.3 艺术与性别
2.6 电视与表征
2.6.1 劳资纠纷的语言
2.6.2 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和意识形
2.6.3 电视:意识形态、话语和权力
2.7 结论:反映和建构

第三章 文化、权力与不平等
3.0 导言
3.1 关于文化、权力与不平等的理论阐释
3.1.1 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3.1.2 韦伯、身份与不平等
3.1.3 种姓社会
3.2 不平等的合法化
3.2.1 作为常识的意识形态:霸权
3.2.2 作为“收编”的意识形态:法兰克福学派
3.2.3 习性
3.3 文化与不平等的生产和再生产
3.3.1 阶级
3.3.2 “种族”和族性
3.3.3 性别
3.3.4 年龄
3.3.5 结构的权力观和地域性的权力观
3.4 结论

第二部分 文化研究

第四章 文化地形学:地理、权力和表征
4.0 导言.
4.1 文化地理学.
4.1.1 “新‘旧”文化地理学.
4.2 地点的权力:本土性、语言和文化
4.2.1 地点的哲学.
4.2.2 对地点的批判性理解.
4.2.3 文化、权力和地点:斯德哥尔摩(1880-1900)
4.3 城市和乡村.
4.3.1 乡村和城市的表征.
4.3.2 农村的文化意象.
4.3.3 城市和乡村.
4.3.4 城市的文化意象:想象洛杉矶.
4.3.5 结语
4.4 文化与民族身份
4.4.1 民族、民族身份与领土
4.4.2 作为“想象的共同体”的民族
4.4.3 创建国家
4.4.4 想象民族
4.4.5 民族主义、风景和女性
4.4.6 民族主义:接纳与排斥
4.4.7 结语
4.5 东方学:关于东方的话语
4.5.1 东方学
4.5.2 权力和地域表征
4.5.3 对萨义德《东方学》的批评
4.5.4 结语
4.6 旅行文化、族裔散居文化和全球文化
4.6.1 詹姆斯·克里福德的“旅行文化”
4.6.2 古尔罗伊的《黑色的大西洋》
4.6.3 多仁·马赛的“全球地方感”
4.6.4 结语
4.7 结论:区分与联合

第五章 文化、时间与历史
5.0 导言
5.1 现在:现代性与当下
5.1.1 现代性
5.1.2 以工作任务为基础的时间与工业时间
5.1.3 工业时间
5.1.4 时间与差异
5.1.5 现代时间的悖论
5.1.6 女性与时间
5.1.7 现代时间与传统时间
5.1.8 结语
5.2 那时:历史与过去
5.2.1 作为事实的历史
5.2.2 马克思主义与历史
5.2.3 作为叙事的历史

第六章 政治和文化
第七章 文化塑造的身体
第八章 亚文化:阅读、抵抗与社会分化
第九章 视觉文化
后记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不仅社会学、国际关系学等多个社会科学学科经历了文化转向,文化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早已将文化作为核心研究概念,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也成为各个学科方向对“文化”进行研究的共同的内在张力。对于作为研究对象的“文化”的概念界定,各学科偏重点不同。鲍尔德温等著《文...  

评分

我在06年买了这本书,2011年年初读完了它。乍看是阅读了四年,实是先前看不懂,许多明晓的语言串在一起就不知所云了。读了陶东风的《文化研究》与利萨·泰勒的《媒介研究》后,再细读这本书,于是懂了一些。这是我关于这本书要说的第一点,需要前期相关的理论积淀,才能...  

评分

Cultural Studies是一门很有意思的课,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富于科学性——作为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传统的东方思维是感性的,强调“顺其自然”,这个自然,就是“自己如此的状态”。放眼望去,豆瓣上如今多数的评论都是感性的产物,而这个感性,还跟弗洛伊德关系十分深厚,尤...  

评分

不仅社会学、国际关系学等多个社会科学学科经历了文化转向,文化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早已将文化作为核心研究概念,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也成为各个学科方向对“文化”进行研究的共同的内在张力。对于作为研究对象的“文化”的概念界定,各学科偏重点不同。鲍尔德温等著《文...  

评分

目前苦于找不到一本好的文化研究的导论、概论方面的书,各部分知识也像后现代特征那样,是碎片化、局部的、相对的。文化研究八十年代末开始进入中国,中文系文学批评接触,社会学学生接触,传播学和哲学的学生也要了解,可是跨学科的性质始终是让这个混血儿没有好的教材。豆瓣...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cultural studies入门者,总体上不错,知识面覆盖很广泛,比较深入浅出,但不知道是翻译原因还是怎的、有的地方确实难懂。此外、一遍读下来容易边读边忘,如果想更进一步深入,去读里面提到的原著原研究很有必要。

评分

写论文时帮老大忙了。。。

评分

还是导师花钱给我们买的有数的几本书…。概念梳理及派别梳理都很清晰,很有收获,书是一本好书,但是这个翻译真是要吐血了…比如decolonization我觉得像这种词通常都会翻译成“去殖民化”和decentralization翻成去中心化一个逻辑,这本书里的这个词通通都翻译成了“解殖民地化”……我都难以想象这个做翻译的是有多不专业。

评分

文化研究的基础入门读本。信息全面资料翔实,但是编排太过零散了,许多概念前后反复出现但定义与解释又不尽相同。

评分

光光上課教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