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張舜徽先生的著述甚多,各害原齣版罩位不同、排版不一(多為繁體竪排),現在統一改為繁髓橫排,技街上有一定難度。但我們本著封作者和蕷者負責的憩度,忠寅作者原作,不隨意更改,祗在極佃彆情況下稍作技街庹理。遣程情況主要有雨頰:一是原害中的爽注,一律加括虢,注文字虢同正文。
剛剛讀完張先生的《漢書藝文志通釋》,圖書館借的,水平非常高,便自己又買了一本。簡直就是水到渠成。分析問題十分有見解,幾處令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雖然也有幾處失誤之處,但總體水平還是極高的。欲治目錄學,《發微》及此書不可不先讀也。
評分华师大出版张舜徽集,句读讹误甚多,读者不可不查。 历代学者释诸书旨要,考作者人事,穷极载籍,冀觏旁证,犹如披沙拣金,得之则以金嵌目,使读者有画龙点睛、廓然明了之感。 读汉志首当知校书始末,晓撰写体例,可读向歆本传、《七录叙》、此书《释例》等。 舜徽先生采拾前说...
評分說明: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的編輯水平實在令人忍無可忍。 以下僅就目力所及之處訂正文字及標點訛誤。 《漢》興,田何傳之。——p186 《漢》→漢 姚明輝曰:……——p188 輝→煇 按:姚明煇(1881-1961),號孟塤,嘉定南翔鎮人。曾先後在多所大學任教,著有《蒙古志》、《漢書...
評分1. 王先谦《汉书补注》,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 2. 沈钦韩《汉书疏证》,光绪二十六年浙江书局本。 3. 杨树达《汉书窥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4. 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二册,1381一一1433页。 ...
評分真正的大家惯于用简单的话语把复杂的问题解释的清清楚楚,个人觉得在现有的与《汉书艺文志》相关的阐释类论著中,张舜徽先生的《汉书艺文志通释》是最好的,举重若轻,分析透辟,即使是初学文献学的读者也能够轻松地读完此书而绝无晦涩费解之感!
書已經斷成兩半瞭!質量太差...
评分六藝略,首字冒起例;周字非周代義;《荊軻論》為總集嚆矢:均多發明。然先生何以諱言房中術?
评分暑假所讀。《廣校讎略》可與餘先生《古書通例》、王利器先生《校勘學方法論》參讀,均所謂古書舊式。且《古書通例》為未完之書,張先生從餘先生問學,亦得其傳,正可補闕。陳垣先生謂其美矣,“然詞鋒太利,時或傷人,試為拈齣,略分四項,一、寫盡一切,二、輕視後世,三、指名相譏,四、自視過高、瞧人不起”。可以引以為戒。其中論章學誠將通鑒紀事本末歸於尚書為未必,而自己將辨僞歸於漢誌亦未必然,漢誌辨僞不過寥寥數語,為法未密,如此幾近強說。讀過張先生書數種,均極便初學,但己見無多也。
评分跟《古書通例》參看
评分大愛徽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