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关于家庭社会学的著作,曾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作者根据抗日战争时期自己在大学授课时的讲义整理、编写而成。书中主要论述了家庭所担负的有关生育子女的若干理论问题。但本书所论述的不止是生育,凡是与种族延续有关的一套活动体系都讨论到了。其中包括:配偶的选择、婚姻关系、家庭组织、双系抚育、父母的权力、世代的隔膜、社会继替、亲属的扩展等等。作者在书中对这些问题的剖析的提出的一些理论观点,对我们今天如何处理家庭婚姻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等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目录
派与汇(代序)
第一章 种族绵续的保障
第二章 双系抚育
第三章 婚姻的确立
第四章 内婚和外婚
第五章 夫妇的配合
第六章 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
第七章 居处的聚散
第八章 父母的权力
第九章 世代间的隔膜
第十章 社会性的断乳
第十一章 社会继替
第十二章 世代参差
第十三章 单系偏重
第十四章 以多继少
第十五章 续绝
第十六章 亲属扩展
《生育制度》完稿于1946年,共计16章,是一本关于家庭社会学的著作。本书探讨的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生育制度”,而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家庭,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考察生育制度,论述了与种族延续相关的一整套活动体系,包括配偶的选择、婚姻关系、家庭组织、双系抚育、父母的...
评分如果说贝克尔的生育和家庭生活的经济分析构成了里程碑性质的理论流派,费孝通在1947年完成的《生育制度》则从结构功能主义的思想入手,构成了对生育和家庭生活的社会分析。而客观来说,这本对人类生育制度的分析却显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作为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
评分“本书根据作者抗战期间在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时的讲义整理而成。作者以功能主义理论为基础,不局限于探讨生育问题本身,凡属因种族繁衍的需要而引申或派生的一切足以满足这种基本需要、维护此项重要功能的事物、制度,都在本书的关注之列,如配偶的选择、婚姻...
评分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在社会学导论的课上,在讲“家庭”的那一章节。有一句话印象很深:“我们貌似很熟悉家庭,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家,每天都要回家。但我们对‘家庭’这个社会单位的了解还是陌生的,因为在这之前,你们当中很少有人会从社会学的角度去理解家庭,以及家庭最...
评分第一次看是大一寒假,时隔整整一年和同学再读,再看觉得很多东西能迅速地抓住核心提纲挈领了。(回头看一年前的读书笔记,觉得自己这一年还是有所进步的 嘿嘿)回顾一下这本书的观点。 两个核心词汇 社会继替和社会完整 生育制度实际上就是社会的新陈代谢,即社会继替,社会继...
实在应该列为青年必读书。
评分最爱的书之一!开篇的提问:为什么会有生育制度?真振聋发聩。大佬的厉害之处,在于看到平常人都觉得“理所当然”事情背后的“问题”。越读人类学的书,越觉得心理学是个小垃圾。什么心理理论,什么common ground,什么合作,以及依赖共生、分离…费老早就已经看透了。看完之后,get到了婚姻的本质。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天真,以为婚姻非爱不可延续。这样看来,婚姻由爱开端,才是一种折磨。// 婚姻是一场对社会的宣告,别把爱看的太重,它只是社会用来要你生儿育女的工具。
评分老年的费孝通全不见年轻时的清瘦。沉静而慈祥。我喜欢他在江村经济的扉页写着:献给我的妻子王瑶。这个毕业于北大的硕士,在他们婚后一年,在去农村搜集资料的途中,为了救自己的丈夫,死掉了。所以你常常能够在这本《生育制度》里面,看到那些无关学术的情感。反正我也不是学这个的,我只是,很喜欢,严谨细致背后的深沉与一点惋惜。《婚姻革命》里面,罗素说只有父母的爱情才能带给孩子安全的感觉,但现实之中其所做之事不具说服力。安静下来,认真读一读生育制度,与专业无关(虽然它是一本教科书),就会看见,那么真切的情感,隐而不发。
评分感到一些治愈
评分读到心坎里去了,从生殖到父居 母居到抚育到断乳到继替等各方面都讲到了,以前想不明白的好多事情都在这里讨论过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