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1911年端午节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在爷爷的溺爱中长大。
萧红1927年在哈尔滨就读东省特别区立第一女子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
萧红被誉为有独立思想的作家、艺术的拓荒者、自觉的文体探索者,她的作品不但有诗一样的气质,而且超越了种族于文化,站在了人类性的高度, 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世纪文学经典·60家:萧红精选集》内容简介:20世纪是一个不寻常的世纪。20世纪的社会生活风云激荡,沧桑巨变,20世纪的华文文学也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以其大起大伏、大开大阖的自身演进,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华彩乐章中光辉灿烂的一页。以名家联袂名作的方式,检阅和展示20世纪中国文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长足进步。入选作家,均以“精选集”的方式收入其代表性的作品。在作品之外,还请有关专家撰写了研究性序言,编制了作家的创作要目,其意在于为读者了解作家作品及其创作上的特点和文学史上的地位,提供必要的导读和更多的资讯。
《萧红精选集》为“世纪文学60家”丛书之一。
《萧红精选集》是一个古老民族焕发出青春活力的精神写照,更是一笔浓墨重彩、彪炳史册的文化财富。
在一篇谈论最喜欢的萧红的文字的帖子里,看到有人说到《手》这一篇,惊奇我这个萧红迷居然没有读过,于是找来读了。突然领悟到一些东西。 “对于不幸者寄予了不可遏制的同情。” 这是萧红的文章里对她的好朋友史沫莱特,一个外国女作家的一句评价。这句话后来被很多次的被别人...
评分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萧红的一生已经足够戏剧到写一本小说。而我说,萧红的一生,不过是上世纪,或者几百个世纪以来从未言说的女性故事中最普通不过的一个。还好,因为她的一支笔,她得以言说,得以被言说。 如果记忆没有出错,我手中的这本《萧红精选集》应是删减本。四年级还是...
评分一九三六年十月 鲁迅先生逝世 那时的萧红在日本 仿佛看见一个中国的女子在日本的街头捧着一张报纸眼泪不住的往下流着 漫无目的的走着 她抬头 人群中却没有一个熟识的人的影子 第一次读回忆鲁迅先生是中学时期的课文。那时读书的目的并不是正确的,是为了考试,为了拿高分。并...
评分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让胜利的胜利 今夜青稞只属于她自己 一切都在生长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萧红让我想起海子的姐姐。 她有一个太安静又狂热的世界。热,像石头发出的光,那也不是玉,就是石头,冷漠而粗暴的石头,在太阳光底下发光的石...
评分电影《黄金时代》让很多人重新认识了萧红,也包括我。为此,买来这本《萧红精选集》来读,集子中有她的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也有几十篇她的散文。 此时《呼兰河传》我还没有完全读完,但不得不说,季红真在序言《对着人类的愚昧》中提到的:她的语言生动单纯而又形象饱...
呼兰河传写得不错呢
评分呼兰河传是从小学课本里来的印象,不曾想它的底色竟是如此悲凉。“寒凉就在他们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来了悲哀。”最喜欢《呼兰河传》与《回忆鲁迅先生》。这大地,多少年才生一个萧红。
评分你知道,苦难的力量
评分呼兰河传是从小学课本里来的印象,不曾想它的底色竟是如此悲凉。“寒凉就在他们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来了悲哀。”最喜欢《呼兰河传》与《回忆鲁迅先生》。这大地,多少年才生一个萧红。
评分萧红乃一朵奇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