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里亚娜·法拉奇(1929—2006),意大利女记者,作家。 1950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1967年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采访过越南战争、印巴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动乱。1980年8月来中国采访过邓小平。两次获圣·文森特新闻奖,一次获班卡瑞拉畅销书作者奖。出版 过数本小说,代表作《男人》、《风云人物采访记》、《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好莱坞的七宗罪》等。被誉为“世界第一女记者”和“文化奇迹”。
法拉奇因写采访世界政要出版了两本大厚书而闻名于世,但她更为投入的写作还是爱情。女人的情感性来源,决定了她的感性好恶,决定了她丰富感性下的也有的激情,如果加上一颗坚定地心、敏锐的思想,那自然成就她的作品。所以,在她最满意的作品当中,我认为还是这样一本既是回忆...
评分看到评分这么高,作者又是传奇的法拉奇,我不由催促同学帮忙借来看。刚开始非常吸引我,倒叙的手法,形象生动的语言,能感受现场的一切情况。但是一半之后,觉得乏味了,因为,这个疯狂的充满幻想的男人,总是不断重复做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感觉后半段过于描述事情去了,...
评分发现本书一段删节 与新华版相比。本书65页删除了一大段“限制级”文字,不过并不过火,既不能让人兴致“勃勃”也不能让人“湿”意盎然。但当时的尺度就是如此有限吧。 现分享如下: 你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是一颗种子,渐渐变大,变成了原先的2倍,3倍,10倍,越来越大,越来越...
评分你可以威胁他,如果招了,就好好枪毙你;如果不招,就用卡车撞死你。游击队员都会招。 更何况侯总卖的六克拉的钻石呢。 女抗日英雄说在刑场上说,不要打爆我的头。 只见日了,没见抗日阿?
评分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法拉奇的魅力 本人是法拉奇作品的爱好者。但凡其在中国大陆出版的著作,本人均有涉猎。 但由于政治及文化环境的原因,作为法拉奇代表作的《人》,其多个中文译本在80年代初于中国大陆昙花一现后,便没有再版。读者的有限使得法拉奇在大陆知名度与她的国际声...
議后記里最后一句:“然而书中所宣扬的無政府主義和绝对自由等觀點,中國讀者當能鉴别。”真TM可笑。与豆友换得的书,太值得了。时常看到热泪盈眶。
评分不如死的舒服一点吧!不,那居然是件最容易的事儿,在准备好一切的时候,不是去做一件容易的事,而是选择No ,不断的抗争,争取的不是物欲与名利甚至不是那可贵的生命和自由,那抗争,唯独是作为一个真切活着并且随时准备死去的人的理由。
评分一个由蛆虫聚成的漩涡,漫无目的地在海面上徘徊;虫子们长着一副人脸,有些朝漩涡中心爬去,有的拼命想往外逃离,更多的虫子则是毫无知觉,蠕动、挣扎,嘴里发出莫名的尖叫声,直到被碾成浆水,被周遭的同类吸食殆尽。这就是我读完这本书的感觉,人间即地狱。
评分是拉法奇眼中的人,有力,有趣,有精神。。。
评分旧书店淘到。哈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