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 1914-1996),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四岁时丧父,童年的苦难和母亲的悲惨命运影响了她的一生。
杜拉斯以小说《厚颜无耻之辈》(1943)开始她的文学生涯。她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而且尤其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早期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1950)充分反映了童年时代的贫困生活,还有不少作品也是以印度支那的社会现实为题材的。《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1952)等作品充满了镜头般的画面和口语式的对话,因此不少都被改编成影片;后来的小说如《塔尔奎尼亚的小马》(1953),《琴声如诉》(1958),《洛尔·V.斯坦的迷醉》(1964)等则善于打破传统的叙述模式,把虚构与现实融为一体,因而使她一度被认为是新小说派作家,其实她的小说只是在手法上与新小说类似,重视文体的诗意和音乐性,但在构思方面却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绘贫富对立和人的欲望,是在以独特的方式揭露社会现实。
杜拉斯在戏剧和电影方面同样成就卓著,她分别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戏剧集,在1983年还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戏剧大奖。作为法国重要的电影流派“左岸派”的成员,她不仅写出了《广岛之恋》(1960)、《长别离》(1961)这样出色的电影剧本,而且从1965年起亲自担任导演,从影片《印度之歌》(1974)开始,每年都有一两部影片问世,而且有不少获得了国际大奖。
一位越南出生、家境貧寒的法國女孩遇見了一位華僑巨賈之子,雙雙墮入愛河。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極端愛情。然而這愛情卻遭到各方面的阻撓。女孩所在的中學在家長的壓力下幾乎把她從學校趕出去。女孩的寡母在剛開始的時候,也因對方是中國人而心存芥蒂,而中國情人的父親更因對方是洋人,門不當戶不對,不予應允,甚至以死相逼……
作者在《序言》中說這部小說完全可以命名為《再寫情人》,實際上這部重寫的《情人》,成就更富於《情人》,是更深情的描寫,更纏綿的敍說,不愧為莒哈絲的頂峰之作。
莒哈絲說此書為《情人》的前傳,但國際書評皆認為文筆寫得更為純熟、細膩,如果看了《情人》,而沒看過此書,那真是一大損失。
此書交代了莒哈絲一家人的恩怨情仇,糾葛的親情關係。除了本書的愛情故事之外,更是了解莒哈絲傳奇人生的源起。
你该爱一个人,让你回顾你的出生、成长、老去,时间不再衰老,记忆不再褪色。当你呼唤他时,悲伤与喜悦同时淌成两道流不出的泪水,笑盈盈地挂在眉间。 杜拉斯这本书是针对《情人》写的,《情人》写给一类人,《中国北方的情人》是一个人。没必要特意指出它的写法与叙事性和小...
评分飞机起飞的时候我刚翻开这本书。 “始终没有结束,始终没有被遗忘。” 我在书中翻到了封面上写的这句话。我做了一个记号。 正如杜拉斯自己所言。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一场令人目眩的爱情。 如果说在《情人》中的杜拉斯还有一点点思辨的理性,那么在这本《中》里,她理性全无。我...
评分你该爱一个人,让你回顾你的出生、成长、老去,时间不再衰老,记忆不再褪色。当你呼唤他时,悲伤与喜悦同时淌成两道流不出的泪水,笑盈盈地挂在眉间。 杜拉斯这本书是针对《情人》写的,《情人》写给一类人,《中国北方的情人》是一个人。没必要特意指出它的写法与叙事性和小...
评分她把这个故事说了三遍,是谴责,是忏悔,也是慰藉。 最初的故事中,他是那样可笑,愚蠢,胆怯,丑陋。他除了有钱,一无是处。她甚至不想说出他是中国人。他怯生生地张望她,想要她又不敢要她,被她和她的家族嘲笑。他是那么脆弱,好像一拳就会被她那暴躁的哥哥打倒,而她对他毫...
评分最喜欢的爱情小说 电影解析版 感觉被标题所谓重写的更好的版本骗了。
评分不曾遺忘。這個故事像是那首絕望華爾滋一樣,一入夜就來敲我的窗。
评分2006年的版本,過了十年,不知道是莒哈絲的文字本就如此,還是翻譯過老?一字字看著很慢,便當做一本小書,速速讀過。被孩子的種種震驚了,不愧是情慾文學(?),但卻不猥瑣,很正當而坦然的。愛情的悲苦總覺不明顯,畢竟那個時候跨越了民族的愛戀,不過也是很揪心了。
评分不曾遺忘。這個故事像是那首絕望華爾滋一樣,一入夜就來敲我的窗。
评分2006年的版本,過了十年,不知道是莒哈絲的文字本就如此,還是翻譯過老?一字字看著很慢,便當做一本小書,速速讀過。被孩子的種種震驚了,不愧是情慾文學(?),但卻不猥瑣,很正當而坦然的。愛情的悲苦總覺不明顯,畢竟那個時候跨越了民族的愛戀,不過也是很揪心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