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加科夫(1891~1940)
Bulgakov,Mikhail Afanasievich
俄罗斯作家 。1891 年5月14日生于基辅一知识分子家庭,1940年3月10日卒于莫斯科 。1916 年基辅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线和乡间行医。1919 年开始文学创作。1925 年出版短篇小说集《魔鬼》和中篇小说《不祥的蛋》,讽刺现实中的反常现象,引起文坛注意。接着发表长篇小说《白卫军》和剧本《逃亡》,揭示白卫军心理,表明其必然失败;其中前者改编成话剧《土尔宾一家的命运》于1926年上演后,得到斯大林的赞赏。此外,在 20年代还写了喜剧《卓依金的住宅》和《紫红色的岛屿》、中篇小说《狗心》等,对当时的俄罗斯社会作了讽刺性描写。30年代曾把果戈理的《死魂灵》和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改编成话剧,完成《最后的日子》和《伪善者们的奴隶》两部历史剧,还潜心创作两部小说《戏剧故事》和《大师和玛格丽特》。前者属自传性质,后者以魔王降世救出受困精神病院的艺术大师的荒诞情节,穿插耶稣蒙难的宗教故事,隐喻讽刺当时俄罗斯文坛及社会中的不良现象,蕴含丰富的哲理。后两部作品在他逝世20多年后在苏联出版。
本世纪初魔王撒旦以教授身份来到莫斯科考察人心,小说情节及小说中的小说情节便由此展开。读者面前时而展现出三十年代莫斯科的社会生活,时而又出现传说中两千年前彼拉多审问耶稣的的《圣经》场景……严谨的现实主义描写与扣人心弦的圣经故事以及丰富的想象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一个光怪陆离地大千世界跃然纸上。这部苏联时期少有的魔幻怪诞小说在其作者逝世25年之后才得以公开出版,其巧妙的构思、离奇的情节、深刻的哲理及完美的艺术形式吸引了一代代读者,在西方和俄罗斯被誉为“讽刺文学、幻想文学和严谨的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准确的赋格 ——读《大师与玛格丽特》 曹疏影 “黑沉沉的天空便和这雪的海洋混成了一片……” ——普希金《上尉的女儿》 天才的巴赫“不准”欺骗了“准确”,并开始重塑他人的耳朵。 早年的布尔加科夫同样进行了这样的尝试,但很快,《白卫军》帮...
评分有一天,我站在一处山上,看山下的湖水,是有一点风的日子,湖水也很清澈。但是这样的一天其实不存在,虽然可能有这样的湖,也有这样的山,我也曾经经过,甚至也曾经站在山上看这湖,但其实这样的一天并不存在。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尤其是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乐于去否定自己的感...
评分斯大林治下的莫斯科表面看来一片祥和,花团锦簇,公民们奉公守法,不信鬼神。格里鲍耶夫陀夫之家的作家们忙着引经据典、写诗作文,驳斥怪力乱神的腐朽思想,证明耶稣并不曾在世走一遭。但魔鬼撒旦也承认上帝的存在,他问莫文联的主席柏辽兹,如果没有上帝,人生由谁来...
评分别逗了,人都是要死的。1940年3月10日,列宁格勒,米哈伊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夫死了。与此同时一位骑士低空掠过莫斯科,旗正飘飘,马正萧萧。 大师走了,他终于不用面对哪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哎呦,你怎么还没死?”布尔加科夫是个反动作家,以歌颂叛军曝得大名,...
评分别逗了,人都是要死的。1940年3月10日,列宁格勒,米哈伊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夫死了。与此同时一位骑士低空掠过莫斯科,旗正飘飘,马正萧萧。 大师走了,他终于不用面对哪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哎呦,你怎么还没死?”布尔加科夫是个反动作家,以歌颂叛军曝得大名,...
俄罗斯的小说,论深度和广度都有……
评分有一种奇书共欣赏的感觉。真的一句两句概括不了,只能无比赞叹,结构精美绝伦,故事大胆肆意,刻画出的人物,大师 撒旦 玛格丽特都恢弘的要命,读罢真觉得不舍!
评分有一种奇书共欣赏的感觉。真的一句两句概括不了,只能无比赞叹,结构精美绝伦,故事大胆肆意,刻画出的人物,大师 撒旦 玛格丽特都恢弘的要命,读罢真觉得不舍!
评分我爱大师我爱你
评分布尔加科夫算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