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加科夫(1891~1940)
Bulgakov,Mikhail Afanasievich
俄罗斯作家 。1891 年5月14日生于基辅一知识分子家庭,1940年3月10日卒于莫斯科 。1916 年基辅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线和乡间行医。1919 年开始文学创作。1925 年出版短篇小说集《魔鬼》和中篇小说《不祥的蛋》,讽刺现实中的反常现象,引起文坛注意。接着发表长篇小说《白卫军》和剧本《逃亡》,揭示白卫军心理,表明其必然失败;其中前者改编成话剧《土尔宾一家的命运》于1926年上演后,得到斯大林的赞赏。此外,在 20年代还写了喜剧《卓依金的住宅》和《紫红色的岛屿》、中篇小说《狗心》等,对当时的俄罗斯社会作了讽刺性描写。30年代曾把果戈理的《死魂灵》和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改编成话剧,完成《最后的日子》和《伪善者们的奴隶》两部历史剧,还潜心创作两部小说《戏剧故事》和《大师和玛格丽特》。前者属自传性质,后者以魔王降世救出受困精神病院的艺术大师的荒诞情节,穿插耶稣蒙难的宗教故事,隐喻讽刺当时俄罗斯文坛及社会中的不良现象,蕴含丰富的哲理。后两部作品在他逝世20多年后在苏联出版。
本世纪初魔王撒旦以教授身份来到莫斯科考察人心,小说情节及小说中的小说情节便由此展开。读者面前时而展现出三十年代莫斯科的社会生活,时而又出现传说中两千年前彼拉多审问耶稣的的《圣经》场景……严谨的现实主义描写与扣人心弦的圣经故事以及丰富的想象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一个光怪陆离地大千世界跃然纸上。这部苏联时期少有的魔幻怪诞小说在其作者逝世25年之后才得以公开出版,其巧妙的构思、离奇的情节、深刻的哲理及完美的艺术形式吸引了一代代读者,在西方和俄罗斯被誉为“讽刺文学、幻想文学和严谨的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大师与玛格丽特,从小说的篇幅来看,倒不如说是撒旦与玛格丽特。生死、宽恕、宗教、爱情、责任。。。。。。整部小说要说的东西如此之多,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某个主题,似乎相当不容易。尽管如此,看到作者的题目,不能不让人感到某种疑惑:既然是《大师与玛格丽特》,为何第一部...
评分人连今晚的事都无法笃定,又如何掌握得了自己的命运?──撒旦 《大师与玛格丽特》这本荒诞不经的魔幻现实主义巨作,居然能在暴君斯大林铁腕统治下的铁幕苏联产生,真真是不可思议的奇迹。因此种情况,等同于把安徒生拘到牢房里去写童话,艾伦.金斯堡押到中国来给《人民日...
评分大师与玛格丽特,从小说的篇幅来看,倒不如说是撒旦与玛格丽特。生死、宽恕、宗教、爱情、责任。。。。。。整部小说要说的东西如此之多,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某个主题,似乎相当不容易。尽管如此,看到作者的题目,不能不让人感到某种疑惑:既然是《大师与玛格丽特》,为何第一部...
评分《大师与玛格丽特》是布尔加科夫最著名的小说之一。昨夜一直看到凌晨两点,加今天上午继续埋头,酣畅淋漓地读完了它。 读者这样持久而强烈的兴趣证实了作者的技巧。文本中嵌套文本,故事中嵌套故事……挑战了读者对于叙事线索的接受能力。撒旦折腾莫斯科的故事以及耶路撒冷彼...
评分斯大林治下的莫斯科表面看来一片祥和,花团锦簇,公民们奉公守法,不信鬼神。格里鲍耶夫陀夫之家的作家们忙着引经据典、写诗作文,驳斥怪力乱神的腐朽思想,证明耶稣并不曾在世走一遭。但魔鬼撒旦也承认上帝的存在,他问莫文联的主席柏辽兹,如果没有上帝,人生由谁来...
我明明记得自己看过这本书,并且在豆瓣上标记还打了五颗星,可是却找不到关于这本书的任何记忆,倒像是被施了遗忘咒。为了解除咒语,带着这本书踏上西伯利亚的旅途。在伊尔库茨克火车站碰见两位会讲中文的基督徒,我把书拿出来给他们看,他们显得惊讶而喜悦,或许是因为里面有耶稣受难和本丢·彼拉多的故事。现在又读完了一遍,我想应该不会再忘记了吧。
评分对得起大师这个词
评分名不符实
评分大一第二学期读的
评分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