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1912—1989),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1963年和1972年凭《八月炮火》与《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两度获得普利策奖。她偏爱以文学的方式书写历史,她的文字充满戏剧性和画面感,在充分发掘史料的前提下伴随着意味深长的议论和反思。其作品深受大众读者和费正清等历史学家的推崇。
奥利弗·B·波拉克曾这样写道:“作为历史学家,塔奇曼不是在为其他历史学家们而写作;在她的著作里,字里行间,千百万大众读者通过她的文字感受到了历史的精彩之处。”
"Wise, witty, and wonderful . . . A great book, in a great historical tradition." Commentary
The 14th century gives us back two contradictory images: a glittering time of crusades and castles, cathedrals and chivalry, and a dark time of ferocity and spiritual agony, a world plunged into a chaos of war, fear and the Plague. Barbara Tuchman anatomizes the century, revealing both the great rhythms of history and the grain and texture of domestic life as it was lived.
塔奇曼写历史的切入点总是令人感到出其不意,上次读《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就是这样,从1911-1945的中美关系是纷繁而复杂的,如果不选取一个角度去论述,抛开篇幅的长短不论,通常这比较宏观,不那么具体。很多学者会选取一个角度为出发点去谈论它,塔奇曼选择的是史迪威...
评分英格兰的莱昂内尔和维奥兰特·维斯孔蒂的婚礼在米兰举行。新娘维奥兰特的哥哥是吉安·加莱亚佐,父亲则是贝尔纳博·加莱亚佐,统治米兰和帕维亚古城。 “盛大的婚宴于6月在户外举行,留下了令人屏息噤声的账目。它显而易见的目的是要证明‘加里亚斯大公爵的气魄,他对这桩婚配...
评分 评分为了对十四世纪有背景上的理解,偶然找了此书。读下来,发觉和我的目标不太符合,本书副标题是“动荡不安的14世纪”,但其实写的是英法百年战争,对西班牙意大利神圣罗马帝国拜占庭都是以英法战争为主线来涉及的,当然成文质量读下来也不亏。Tuchman是名家,但别人的赞扬都是话...
评分文/吴情 关于中世纪,很长以来有一个流行的观点或概念:“黑暗的中世纪”。似乎,一个“黑暗”,便足以概括中世纪的全部。我们对中世纪的认识何想象,很多时候便建立在对“黑暗”一词的想象与认知的基础上。然而,且不论中世纪是否黑暗这一事实问题,单从“黑暗的中世纪”这一...
讀的是英國版。
评分book 27 十四世纪,欧洲子夜。
评分讀的是英國版。
评分Wonderful book on the hundred year war between France and England, and an amazing insight into the 14th Century. The language has a flavor of Sima Qian.
评分A unique way of dissecting the 14th Century—arguabl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100-years in human history.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