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赞·莎碧(Marjane Satrapi)于1969年出生于伊朗的雷什特(Rasht)。她在德黑兰长大,在那里的法语公立学校学习,之后去维也纳,后又去斯特拉斯堡学习插图艺术。她写过几本儿童读物,创作的插图发表在世界各地的报刊杂志上,包括《纽约人》和《纽约时报》。她目前住在巴黎。
《回家》是《我在伊朗长大》系列的完結篇。
Marjane 回到了她的家乡伊朗。在几年间,伊朗的一切全变了,宗教对女性的道德规范更厉害。受过西方思想影响的 Marjane如何适应比以往更严厉的教条? 她会走一条怎样的道路?
回家 下午天气太懊热了,在书店终于站立着看完玛赞•莎塔碧的系列漫画书的第四本《回家》。太吃力了,我好几次打算放弃,但是坚持着,渐渐地,我进入了佳境,也不觉得站立是一种痛苦的方式了。 这本书从头至尾讲的都是她从奥地利回到伊朗的一些所见所闻。才几年时间,身边...
评分我觉得主角之所以能够从小就有独立的见解,和她开明又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也有关系。也许并不是整书的主题,但是充满了家庭里温暖的细节。(比如爸妈送她出国,机场的离别,还有多年后的再次相见)可以看得出,作者始终是对自己的父母抱着感激之心的。而这也再次证明家教的重要...
评分我觉得主角之所以能够从小就有独立的见解,和她开明又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也有关系。也许并不是整书的主题,但是充满了家庭里温暖的细节。(比如爸妈送她出国,机场的离别,还有多年后的再次相见)可以看得出,作者始终是对自己的父母抱着感激之心的。而这也再次证明家教的重要...
评分 评分最近看了《我在伊朗长大》的漫画。 之前看了动画,不太喜欢,看了一半就没看下去了。 漫画却有一种更加让我感动的,松弛的力量。 大概因为从头到尾,都在讲分外压抑的境遇下, 女性如何寻找和确立自我,看完了总是觉得特别振奋。 漫画里感人的地方很多,比如奶奶, 清晨总是摘...
看得我掉眼泪
评分花了两周慢慢看完,书比电影更深刻。其实这根本就是个不靠谱青年,不过也正因为她经历过,叛逆过,绝望过,放弃过,到最后才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国家和生活(现在在巴黎她过得好不好其实我们也不知道),无论如何,出生的国家是不能选择的,带来的影响将会伴随一生,当你试图融入另一个国家必将从外到里地割裂自己。
评分“我在伊朗是个西方人,在西方是个伊朗人,我没有明确的身份,我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
评分如果 最终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那么 前面所有的痛苦都很值得:)
评分远走高飞是王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