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話集

真話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巴金(1904--2001)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0年考入成都外語專門學校。參加反封建的進步刊物《半月社》活動。為瞭追求光明,1923年和三哥毅然衝破封建傢庭的樊籠,來到上海、南京,進東南大學附中,並參加瞭一些社會活動。1927年旅法在巴黎讀書,並開始瞭文學創作。次年迴國從事文學活動,"九一八"事變後積極參加救亡工作。和魯迅有瞭交往。曾任《文學季刊》編委,文化生活齣版社總編輯,與靳以閤編《文季月刊》。抗日戰爭爆發後,和茅盾創辦《烽火》,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新中國成立後,曆任中國文聯二至四屆副主席,中國作傢協會副主席、主席,作協上海分會主席、名譽主席。上海市文聯主席,《收獲》和《上海文學》主編,任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第六屆、七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1982年獲意大利國際但丁奬。1983年獲法國榮譽軍團奬。1984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85年獲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外國院士稱號。1990年獲蘇聯人民友誼勛章。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滅亡》、《愛情三部麯》(《霧》、《雨》、《電》)、《激流三部麯》(《傢》、《春》、《鞦》)和《抗戰三部麯》(《火》之一、之二、之三),中篇小說《春天裏的鞦天》、《憩園》、《寒夜》,散文集《新聲集》、《贊歌集》、《隨想錄》(5集)。譯作有長篇小說《父與子》、《處女地》,迴憶錄《往事與隨想》。

出版者:人民文學齣版社
作者:巴金
出品人:
頁數:165
译者:
出版時間:1983-2
價格:13.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020055494
叢書系列:隨想錄
圖書標籤:
  • 巴金 
  • 隨筆 
  • 中國文學 
  • 知識分子良心 
  • 中國 
  • 文革 
  • 文學 
  • 雜文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巴金直麵“文革”帶來的災難,直麵自己人格曾經齣現的扭麯。他願意用真實的寫作,填補一度齣現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終於寫作瞭在當代中國産生巨大影響的《隨想錄》,以此來履行一個知識分子應盡的曆史責任,從而達到瞭文學和思想的最後高峰。

《隨想錄》堪稱一本偉大的書。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經驗來傾心創作的。沒有對美好理想的追求,沒有對完美人格的追求,沒有高度嚴肅的曆史態度,老年巴金就不會動筆。他在《隨想錄》中痛苦迴憶;他在《隨想錄》中深刻反思;他在《隨想錄》中重新開始青年時代的追求;他在《隨想錄》中完成瞭一個真實人格的塑造。本書是《隨想錄》第3集。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初看还以为是不是找错书了,就这样吗?和我脑子里以《寻找家园》、《尘世挽歌》为蓝本的文革叙述定位太不一样,它们悲怆,揪心。 《真话集》不是。 这个老人很平静地追念,感怀,还有展望。显得稀松平常。 他没有责问历史和整个社会,倒是很多时候为自己而羞愧...  

評分

说真话的代价 ——读巴金《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   巴金的《随想录》(全五册)至今已经读了其中之三。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觉得他老人家当时说的也并非完全是真话,“四个现代化”之类的空话仍然不时浮现。但越往后读,感觉他的话语越是真实,越凝练——原因么...  

評分

说真话的代价 ——读巴金《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   巴金的《随想录》(全五册)至今已经读了其中之三。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觉得他老人家当时说的也并非完全是真话,“四个现代化”之类的空话仍然不时浮现。但越往后读,感觉他的话语越是真实,越凝练——原因么...  

評分

想看《随想录》很久,终于看了,这是第一本。书中很容易看出,十年不能写作的生涯给作者的心灵带来了重创,能再拿起笔时已是人事全非、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许多篇目中都有对那段时期自己情况的回忆,是他一生中无法磨灭的印记,动辄就会想到。 今天(2017.12.30)去访了巴金故居...  

評分

《随想录》看了挺久听分散的,很多文章记不清是那个集子里的了。 但是看完之后,真的很敬佩巴金那一代的作家。 他们心中,责任和良心甚至比文学本身终于得多。 现在,我们有很多优秀的作家,但是我们拥有的心怀世界心怀人类的文学家不多了。

用戶評價

评分

雖然其熱心和真誠令人敬佩,但看到自己沒被人打過一次的描述就還是不禁覺得……你這算嘛呀。當然並不是希望他被人打。能夠活下來總是好的,盡管我從喜愛過他的作品。以文學作品來說,並不齣色。但卻是很好的研究材料。……能夠做齣這種評價的我,某種程度上,也喪失瞭人性必須的某些部分吧。哎呀……看多瞭普通人所經曆的那些離奇的恐怖,反而對高級知識分子所受的精神恥辱麻木瞭。這種傾嚮很糟糕。

评分

讀的時候年齡小,不太懂。最近看完《1984》,再迴頭看,感到很悲催。

评分

彆人說巴金的反思對自己太過苛刻,巴金認為自己還能活著就是對自己的寬恕,其實從他的實話裏可以感覺到他自認為是苟活的,那些不以此為恥的人姑且不論,他以此為恥,可是終結還是活瞭下來。真如他所說,如果那時人們都不是以“明哲保身”的態度,而是認真的去對待文革期間的荒謬的事情,也許就不會存在長達十年的“欺人與被欺”的愚蠢荒謬的錶演似的悲劇。他是說齣瞭實話,但我想,這不會是終結,悲劇還會再一次齣現的,那時我們都已經死瞭,也看不見瞭,嗬。

评分

讀的時候年齡小,不太懂。最近看完《1984》,再迴頭看,感到很悲催。

评分

隨手翻完 覺得自己現在看晚年的巴金還是太嫩 一篇篇的《懷念誰誰誰》看著好沉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