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初登文坛时,是以抒情诗人的面貌出现的,接着又进行戏剧创作。奥地利作家,不少是诗人、小说家兼剧作家,施尼茨勒、霍夫曼斯塔尔和茨威格均是如此。早在大学时代,茨威格已先后发表了两部诗集《银弦集》和《早年的花环》。茨威格作为作家,可以说是少年得志。大学二年级时,茨威格到柏林去学习了一个学期,主要时间不是用在课堂里听讲,而是用来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柏林之行开阔了茨威格的视野。他生活在富裕的维也纳市民阶层,来往的都是有教养有地位的上层社会男女,何尝接触过被社会唾弃、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何尝认识过那些离经叛道、用自己怪异荒诞的艺术作品来和现存社会抗争的现代派诗人和艺术家,又何尝了解社会的阴暗面、臭气冲天的阴暗角落。他走进那些未来派的俱乐部,接触到他从未打过交道的酒鬼、同性恋者和吸毒分子等遭到社会摒弃的人,接触到一个他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世界。人生是那样的广袤无垠,光怪陆离,五光十色,有光明有黑暗,有善有恶。更重要的是善中有恶,恶中有善。一切闪光的并非全是金子,而一切乌黑的也并不全是粪土!他于是懂得了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也懂得了文学应有的广度和深度,当时初次接触到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卡拉玛佐夫兄弟》就是活生生的典范,茨威格于是深思了。
茨威格的作品,总能超越庸常生活并达到灵魂的救赎。 茨威格擅长写极致而纯粹的感情——纯粹而极度的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热烈燃烧的虚荣《贵妇失宠》、彻底的无边的忏悔《马来狂人》……主人公往往通过极端的方式(死亡)达到灵魂的救赎,用死亡洗刷生命中的罪恶和缺憾...
评分题记:“一个人剩下的惟一人权不就是:爱怎么死就怎么死吗?……同时不受别人帮助的骚扰。” 与很多人一样,我认识茨威格是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开始的,从此叹服于他的天才。文字在茨威格手中,有时如脱缰的野马,奔腾跳跃;有时却又如同潺潺的溪流,淙淙不息,体...
评分茨威格说,他喜欢情节紧张、高潮迭起的小说,而且语言精练,没有冗余。或许因为爱好所致,他本人的作品也是这一类型:情节紧张、语言凝练,出手基本都是精品,在语言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而且因为卓越的心理刻画,他的小说使人读起来跌宕起伏、淋漓尽致,人物的一切怪诞行...
评分这是两瓣颤动不已的芳唇,用力地吸吮着他的嘴唇...... 他的双手贪婪地沿着柔美的曲线游动、停顿,又哆哆嗦嗦地继续移动,越来越狂热,越来越激烈......他只是闭着眼,从这两片吹气若兰、温馨湿润的樱唇上把热切的贪欲痛饮到自己心里,直到酩酊大醉,身不由己,毫无知觉地驱...
评分被扭曲的心灵 ——茨威格的和他的《象棋的故事》 斯蒂芬·茨威格是我热爱的作家,他的小说是我珍爱的精神食粮,《象棋的故事》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小说,常读常新。 他是二十世纪驰名世界文坛的奥地利作家,也是近代德语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象棋的故事》选择了象棋这个道...
有什么好的?
评分有什么好的?
评分很喜欢茨威格。读《象棋的故事》读到满脚都是汗
评分风格不要太单一嘛。。。
评分茨威格真是把他繁复的故事美学发挥到了极致,浓烈、张扬,意识流,心理剖析,挖掘得太深刻了,让我感觉他像一个萨满在祭坛上呼风唤雨,词藻跟修辞铺天盖地而来,抒情又热切。最喜欢《马来狂人》跟《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反而不怎么喜欢。《里昂的婚礼》《偿还旧债》虽然没有其他那么篇幅长,写得简略,但意外地轻易打动了我。反而喜欢这种。张爱玲《小团圆》提到的小说原来是《夜色朦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