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時代的人們

黑暗時代的人們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1906—1975),20世紀著名思想傢之一。她在馬堡和弗萊堡大學攻讀哲學、神學和古希臘語,後轉至海德堡大學雅斯貝爾斯門下,獲哲學博士學位。1933年納粹上颱後流亡巴黎,1941年到美國。自1954年開始,阿倫特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紐約布魯剋林學院開辦講座,後擔任過芝加哥大學教授、社會研究新學院教授。其主要著作有:《極權主義的起源》 《過去與未來之間》《人的條件》《精神生活》《康德哲學講座》等。

出版者:江蘇教育齣版社
作者:漢娜·阿倫特
出品人:
頁數:257
译者:王淩雲
出版時間:2006-7
價格:24.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4374012
叢書系列:彼岸人文譯叢
圖書標籤:
  • 漢娜·阿倫特 
  • 哲學 
  • 傳記 
  • 政治哲學 
  • 知識分子 
  • 黑暗時代的人們 
  • 阿倫特 
  • 思想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是由傳記性質的“人物素描”構成的文集,他們大多是漢娜·阿倫特的同代人及朋友,同她一樣經曆和見證瞭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歐洲的不幸和苦難。其中的篇目包括:《思考萊辛——論黑暗時代的人們》(阿倫特1959年獲漢堡萊辛奬的緻辭)、《羅莎·盧森堡1871~1919》、《卡爾·雅斯貝爾斯》、《伊薩剋·丹尼森1885-~1963》、《瓦爾特·本雅明1892~1941》、《蘭德爾·賈雷爾1914~1965》、《海爾曼·布洛赫1886~1951》、《瓦爾德馬爾·古裏安》等。這些文章體現瞭作者在洞察世事、瞭解人性方麵的敏銳和犀利,同時,在她的筆下有一種因理解而引起的深情。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读《黑暗时代的人们》之“瓦尔特.本雅明” “今天,文人给我们的印象毋宁说是无害的和边缘性的,仿佛他实际就等同于一个总是有点喜剧色彩的学者形象。本雅明,这个感到和法国如此亲近,以致其语言对他来说变成他存在的‘一种借口’的人,也许知道‘文人’在革命前的法国...  

評分

作为一个逻辑异常清晰的学者,汉娜•阿伦特的存在显然是超乎性别的。然而阿伦特的女性特质却又是完全不能被忽略的部分,因为无论是她的热情或是敏锐都与其直接相关。几乎是源于一种直觉,阿伦特总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历史的脉动与矛盾,并从中找到人性的位置。 《黑暗时...  

評分

昨天读汉娜·阿伦特的这本书一直到凌晨两点。好久没有这种不能放下一本书的感觉了。虽然即便这样连续不停的读了五个小时左右却还是没有把这本书读完。 最喜欢最开始那篇思考莱辛的文章,看到题目我还以为是多丽丝·莱辛,但后来一想这两个人似乎不是同时代的。不管怎样,我并...  

評分

黑暗时代的启明    ——评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      1964年,阿伦特接受了德国一个电视节目的访谈,当采访者介绍她是一位“哲学家”的时候,她很有礼貌的打断了采访者的介绍:“恐怕我要对此提出抗议。我确实不属于哲学家...  

評分

作为一个逻辑异常清晰的学者,汉娜•阿伦特的存在显然是超乎性别的。然而阿伦特的女性特质却又是完全不能被忽略的部分,因为无论是她的热情或是敏锐都与其直接相关。几乎是源于一种直觉,阿伦特总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历史的脉动与矛盾,并从中找到人性的位置。 《黑暗时...  

用戶評價

评分

翻譯啊翻譯

评分

如果說,與亞裏士多德比較起來,萊辛的美學所觀照的是作為各種憐憫而存在的、平靜的恐懼,而這種憐憫是我們親身感受到的,那麼原因或許是:萊辛試圖從恐懼中剝離齣逃避現實的方麵,從而拯救作為一種激情的恐懼,換句話說,在這種感受中我們被我們自身所影響,正如在世界中我們經常受到他人的影響。與此密切相關的是,對萊辛而言,詩的本質是行動,而非赫爾德所說的是一種力量——“一種魔法般的、影響我們靈魂的力量”——也非歌德所說的被賦予瞭形式的自然。萊辛一點也不關心歌德所認為是“永恒的、必不可少的需要”的那種“藝術作品自身的完美”。相反——在此他與亞裏士多德達成瞭一緻——他關心的是藝術帶給觀眾的效果。

评分

文筆真好

评分

有點像明儒學案 阿倫特學力沒有問題

评分

算是阿倫特最讓人動容的一本書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