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刚,1920年生,安徽合肥人。国立中央大学(重庆)历史系学士,美国歌伦比亚硕士、博 士。曾先生任职于安徽省立安徽学院、歌伦比亚大学、纽约市立大学,长期从事历史研究与 教学工作,并对口述历史的发展贡献良多。著有《李宗仁回忆录》、《顾维钧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胡适杂忆》、《中美外交百年史1784―1911》等书。
从来没写过书评,知道自己水平有限,每次只是评个星加两句描述而已。 这次真的没忍住。 唐德刚绝对是高级黑啊,这哪里是胡适的自传,这就是唐德刚拉来胡适当垫脚石的嘛。 这本书可以不叫《胡适口述自传》,可以改名《唐德刚评胡适》。 首先,我要承认的是,对于胡适先生,我只...
评分读这本书读到将近一半,一种感想就在脑中挥之不去,以至于迫使我在读完全书之前就写下了书评;而我向来认为,负责任的书评必须是通读全书之后认真思考的产物。 那个让我不吐不快的感想就是:这本书堪称是胡适对唐德刚的提携,但唐德刚的注释却几乎要把这本书毁掉...
评分给别人的书作序,而洋洋洒洒情不自已写成另一本著述的,唐德刚不是第一人。1920年代初,蒋百里请梁启超为他的《欧洲文艺复兴史》写序。这位梁任公,一起笔便从欧洲的文艺复兴联想到清代的学术发展,最后竟成5万多字,这篇“文气淋漓,以大师风范勾勒清代学术轮廓”的序言只好...
评分从胡适到鲁迅-----我读《胡适口述自传》 谈中国20世纪文学史,胡适鲁迅二人是避无可避的。 《胡适口述自传》中唐德刚说道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一、它的内容根本没有什么新鲜的材料;二、它反映出胡适晚年期的思想,与他中少年期的思想简直没有什么出入——说胡适的思想前后...
评分wikipedia:"口述历史 是一种搜集历史的途径,该类历史资料源自人的记忆,由历史学家、学者、记者、学生等,访问曾经亲身活于历史现场的见证人,让学者文字笔录、有声录音、影像录影等。 之后,作为日后学术分析,在这些原始记录中,抽取有关的史料,再与其他历史文献比对,让...
要看什么叫真正的口述史研究。
评分基本上是唐德刚对于胡适口述的简单自传的复杂考据和发挥,而且扁胡适的言语居多。对于有兴趣研究胡适的人是不可缺少的资料,一般像我这样的读者没有必要深究。 看了之后对于古典的考据学兴趣尽失,不能钻到故纸堆中浪费生命,已经有无数聪明的先哲包括胡适这样过完人生。不必钻牛角尖。 胡适年轻的时候做学问的经验可以借鉴,例如他认为公开演讲是很好的学习方式,逼迫你进行系统化的学习。
评分……我擦。。注解真是唐德刚写的么?看得我蛋疼。。唐德刚吐槽胡适对于共产主义的短见。。以及注解里面有强烈的意识的强化……
评分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所有的学理和主义应是都该研究的,但是我们应该把它们当做一种假设的观念来研究,而不应该把它们当做宗教信条一样来奉行来顶礼膜拜,我们应当利用它们来做帮助我们思考的工具,而绝对不能把它们当做绝对真理来阻止我们的思考和僵化我们的智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植我们自己有创造性的智慧,和训练我们对解决当前团体和社会里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只有这样,人类才能从含有迷信的抽象名词或学理中解放出来。
评分主要是学习遣词造句了~O(∩_∩)O~ 从唐德刚处习得不少妙语,重新开始学汉语。此君想象力卓越,不时有精彩譬喻,令人拍案,例如“‘学问’和‘宗教’是两个时时有边界纠纷的大国”云云。(2011-10-20)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