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有这本,让我觉得我还可以勉强归入80年代生人 从三年级开始阅读,似乎早了点。 只记得那时候爸爸好像语文订了少年文艺,数学订了什么奥数的报纸,英语订了英语周报,一副从小要培养高级知识分子的样子。 但最后坚持看下来的,只有少年文艺。其他两种,对于一个已经开始偏文科的小学生来说,真是操蛋的闷。 一开始读得很吃力,很多小说里隐含的意思都不明白,觉得是本挺深奥的杂志,感觉是办给上了初中的哥哥姐姐们看的吧。最爱看的是散文,因为好像没那么难懂,童话树一栏,多多少少觉得作家们隔岸观火,没《故事大王》来得那么贴近和赏心。春...
評分记得上中学那是,语文老师说,你们不要写文章不要用《论xx》这样的标题,你以为你是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论持久战》……啊?要尽量使用《小议xx》、《浅谈xx》。那时打死弄不明白是为什么? 我姐叫我多看点书,不然没文化就讨不到老婆。那个时候我才恍惚明白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道理,当然,现在我彻底的明白了这个道理。 久而久之,我也渐渐忘了论xx这样的东西了。 我和我姐的中学时代以及一部分小学时代是伴着少年文艺长大的。记得当时还有一本杂志也叫《少年文艺》,是小本的,有的文章比后来我订的《少年文艺》要好看很多。鬼使神差就订错了。...
評分这是记忆里的违禁品。过去难以启齿,现在也依旧封存内心。但它的确是我心灵的启蒙,在我最懵懂的时候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包括生活,包括情事。
評分90年代的《少年文艺》是小开本的,价格大概是一块五毛钱。封面常常都是这样印着一个阳光男孩或者清秀的少女,风格与《十六岁的花季》类似,有一期封面的模特就是欧阳严严,有时候也会用一些国画作品做封面,而那四个字少年文艺却总是如一的印在这个位置,我对它是多么熟悉呵! 那时候的杂志大多都是由儿童文学作家来写的,偶尔也会有一些少年作家的作品,但是不多。现在成名趁早的作家实在是太多了,那时候读的都是秦文君,肖复兴,阿桂子...... 我的《少年文艺》曾经都是一摞一摞的,而且翻得很旧,我自己就喜欢过几个月翻上一遍,还要借给别人翻...
評分小时候只看过一本, 而且还是一本不完整的 到现在还记得的几篇: 一篇小说写一个在上海寄宿在叔叔家的小姑娘,王沪江?这个小姑娘学习很好,叔叔家的儿子学习差, 小姑娘在叔叔家寄人篱下的心情我那么小的时候就似乎能理解了。最后的结尾是小姑娘在班上竞选班长,"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名言就是从那里学到的. 一篇的故事貌似是写早恋. 一个学习差的男生到江边的山上捕蛇,遇到了班上的女生学习委员. 两个人在江里比赛游泳,游到终点的有青皮西瓜吃. 还能记起来的一篇是童话。老鼠偷到了一个手电筒,当成制服猫的武器,把一个叫咪咪的猫的眼睛闪了。后来有个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