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铭鉴,著名语言学家、编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曾任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副社长、上海文化出版社总编辑,现任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编辑委员会主任,《咬文嚼字》主编、《编辑学刊》主编。全国语文报刊协会副会长。1997年、2002年获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4年获上海市出版人奖金奖。
本书的作者是《咬文嚼字》的主编。这是他十多年来在主编杂志的同时,记下来的心得、感想和思辨。这本著作除了具有上述笔记类作品的特点以外,还有个明显的个性,那就是记叙或议论都以语言文字的规范为出发点。当然,文章涉及的范围是很广泛的。不过,知识是网,而语言文字是纲。由于探究语言文字的奥秘,增强了读物的趣味性。这种趣味性可以引导人们深入思考,进而探索,所以是十分可贵的。
见过作者本人,在上图听的第一场讲座就是他的《第三只眼睛看语言》。很有意思,算是有些出版家的风采。 本书由作者的随笔集结而成,部分文章那是相当的“雅”。虽然有些文章写于千禧年之前,但现在看来仍有一定的价值。 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北大的流行语:不要急于满口袋,先要...
评分那天在学校图书馆无意中看到这本书,抽出来看了一会儿,突然来了兴趣。 也许是由于我阅读的书籍比较少的缘故,第一次阅读这种笔记类作品时我是带着瞻仰的态度去读的。感于作者的风趣与朴实文笔,每读一篇兴趣就加深一点,以至读完,记笔记用了半本手抄本。 把玩...
评分见过作者本人,在上图听的第一场讲座就是他的《第三只眼睛看语言》。很有意思,算是有些出版家的风采。 本书由作者的随笔集结而成,部分文章那是相当的“雅”。虽然有些文章写于千禧年之前,但现在看来仍有一定的价值。 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北大的流行语:不要急于满口袋,先要...
评分那天在学校图书馆无意中看到这本书,抽出来看了一会儿,突然来了兴趣。 也许是由于我阅读的书籍比较少的缘故,第一次阅读这种笔记类作品时我是带着瞻仰的态度去读的。感于作者的风趣与朴实文笔,每读一篇兴趣就加深一点,以至读完,记笔记用了半本手抄本。 把玩...
评分那天在学校图书馆无意中看到这本书,抽出来看了一会儿,突然来了兴趣。 也许是由于我阅读的书籍比较少的缘故,第一次阅读这种笔记类作品时我是带着瞻仰的态度去读的。感于作者的风趣与朴实文笔,每读一篇兴趣就加深一点,以至读完,记笔记用了半本手抄本。 把玩...
于昆明图书馆借阅
评分每一篇都看得很细
评分闲来无事读读,前面觉得蛮有意思,后面觉得作者太咬文嚼字了
评分貌似是很多编者在咬文嚼字上发表的短篇的集子,有些很有趣,有些很受益
评分可以读着玩儿~文字真的很奥妙很有意思,还有评说纪宝宝用错七月流火的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